1133028200297700XM/2009-46918
市规划局
主动公开
规划编制
国土资源与能源综合类
2009-11-26
2009-11-26
面向社会
《余慈中心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慈溪侧)》已经慈溪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将批准规划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对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布: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余慈中心城核心区南部片区(慈溪段)位于慈溪城区西南部,东至公园路,南至纬四路和山体边缘,西至余姚慈溪行政界限,北至核心区山体和行政界限,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1.0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副中心―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2006-203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3、功能定位
根据余慈中心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分析,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为:宁波北部都市区的商贸会展和旅游休闲度假区,依山傍水的慈溪城区南部组团。
4、发展目标
针对慈溪发展的特点,规划对于本区块定位考虑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具体导向为:
第一个层面:补充完善慈溪的生产性服务功能。
第二个层面:充实提升慈溪的生活性服务功能。
5、控制规模
本区规划人口4.5万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1.03平方公里(包括水域及山体)。
6、规划结构
本区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两轴、四组团、两斑块”。
“一心”,指围绕湿地公园形成的公建中心。
“两轴”,指南北向的生态景观轴以及东西向的功能发展轴。
“四组团”,指公建中心外围密切环绕的四个居住组团。
“两斑块”,指基地南北两大旅游休闲区块。
7、控制单元
(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
(2)单元划分
结合行政街道和社区界限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山体、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
依据上述原则,规划将规划区划分为7个控制单元,单元编号为01至07。
(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103.25公顷,居住人口4.5万人。本编制区的总建设容量435.26万平方米,均为新建建筑量。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具体控制内容详见下表及控制单元图则。
控制单元控制内容一览表
编号 | 主要 用途 |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 居住人口控制规模(人) | 总建设容量 (万平方米) | 公园绿地 面积 (万平方米) | 配套设施控制要求 |
01 | 旅游度假 居住 | 299.9 | 1400 | 14.9 | - | 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公厕3处;余慈大道50米、姚慈路50米;轨道线。 |
02 | 居住 度假 | 187.49 | 8000 | 62.7 | 5.1 | 幼儿园1所12班,综合公园、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净菜超市1处、公厕3处、加油加气站1个、社会停车场库1处;余慈大道50米、姚慈路50米;轨道线。 |
03 | 居住 | 62.49 | 15000 | 98.3 | - | 幼儿园2所(共21班),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公厕1处;姚慈路50米、经二路36米、一号路24米、余慈大道50米;轨道线。 |
04 | 休闲文化会展 | 165.28 | 2000 | 45 | - | 幼儿园1所6班、自然生态公园、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公交首末站1处、社会停车场库2处、变电站1处;公厕3处;玉陵路40米、姚慈路50米、余慈大道50米、纬四路40米;石堰路28米;东江50米。 |
05 | 居住 | 112.07 | 10000 | 105.4 | 6.1 | 幼儿园12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30班、中学36班);文体活动中心1处、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可再生资源回收站1处;菜市场1处;邮政所、公交首末站1处、社会停车场库1处、加油加气站1处、垃圾中转站1处;消防站1处;公厕1处;姚慈路50米、公园路36米、石堰路28米、纬四路40米;东江50米。 |
06 | 居住 | 221.74 | 8000 | 98.7 | 8.1 | 幼儿园1所12班,小学1所42班,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菜市场1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1个、邮政所;公厕1处、玉陵路40米、余慈大道50米、纬四路40米;东江50米。 |
07 | 旅游度假休闲 | 89.03 | 600 | 10.2 | - | 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公厕2处;纬四路40米。 |
8、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98.5ha,占总建设用地的30.55%,其中一类居住用地56.27ha,二类居住用地129.8ha,中小学用地10ha。规划以城市道路围合空间,形成7个社区,同属于横河镇。
规划居住人口1.5万户,4.5万人,每个社区大约为10000人左右,除桃源社区和后湾社区由于是旅游度假休闲单元,人口规模较小,在400-600人。
(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58.36ha,占总建设用地的8.98%。其中商业金融用地49.95ha,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85.6%。
规划公共设施按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配置。
(3)绿地
规划绿地约183.08ha,占总建设用地的28.18%。其中,公园绿地约65.62公顷,生产防护绿地约117.46公顷。
(4)旅游度假用地
规划旅游度假用地105.37ha,占总建设用地的16.22%。
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配套原则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
(2)配套要求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市区级、街道级/街道配套片区级和社区级三级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
街道级/街道配套片区级必须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菜场、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各项设施。
社区级必须配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各项设施,有条件可以集中建设形成社区中心。
(3)规划内容
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按配套类别)
类别 | 配置项目 | 用地面积 (公顷) | 设置 数量 | 所在控制单元 | 级别 | 备 注 |
教育 | 幼儿园 | - | 6 | 02-12、03-05、03-07、04-26、05-24、06-10 | 社区级 | 按千人指标42‰,需要63班,规划6所,规模总计63班。 |
小学 | 3.13 | 1 | 06-06 | 街道级 | 按千人指标72‰,需要72班,规划1所42班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含小学30班,小学规模总计72班。 |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6.87 | 1 | 05-12 | 街道级 | 按千人指标36‰,需要32班初中,规划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36班。 | |
医疗卫生 | 社区卫生服务站 | -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1~1.5万人或者1公里左右服务半径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本区规划设置7处,每处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
文化体育 | 文化活动中心 | 0.96 | 1 | 05-11 | 街道级 | |
文体活动站 | -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0.5~1万人设一个文体活动站,本区每个社区结合现状分别设置一处,共7处。每处含建筑面积400~600平方米,可设置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等内容;每处设置1000平方米左右室外活动场地,可进行健身和娱乐。 | |
商贸服务 | 菜市场 | - | 3 | 02-16、05-21、06-05 | 街道级 | 可结合商业建筑底层进行设置,且02-16为小型净菜超市。其余两处菜场建筑面积在4000-6000平方米。 |
可再生资源回收站 | 2 | 05-21、06-05 | 按服务半径500米设置一处,每处建筑面积约40平方米左右。 | |||
金融邮电 | 邮政所 | - | 2 | 05-21、06-05 | 社区级 | |
社区服务站 | -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0.5~1万人设一个社区服务站,本区每个社区结合现状分别设置一处,共7处,每处建筑面积200~250平方米。 | |
居家养老服务站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0.75~1万人设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本区每个社区结合现状分别设置一处,共7处,每处建筑面积100~150平方米。 | ||
社区居委会 | -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0.75~1万人设一个社区居委会,本区每个社区结合现状分别设置一处,共7处,每处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 | |
社区警务室 | - | 7 | 01-01、02-14、03-05、04-25、05-10、06-09、07-02 | 社区级 | 0.75~1万人设一个社区警务室,本区每个社区结合现状分别设置一处,共7处,每处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 | |
市政公用 | 消防站 | - | 1 | 05-04 | 街道级 | |
公共厕所 | - | 14 | 01-01、01-03、01-04、02-01、02-09、02-16、03-05、04-10、04-13、04-21、05-11、06-05、07-01、07-02 | 社区级 | 按2500人/座标准进行设置,结合现状公厕,共设14座,每处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左右。 | |
公交首末站 | 2 | 04-23、05-08 | 街道级 | |||
社会停车场库 | 4 | 02-15、04-19、04-24、05-09、 | 社区级 | 3处为设独立用地,一处结合绿地设置。 |
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按街道分布)
配套 类别 街道 | 教育 | 医疗卫生 | 文化体育 | 商贸服务 | 金融邮电 | 社区服务 | 市政公用 |
所属 横河镇 4.5万人 | 子陵小学(42班) 石堰九年一贯制学校(30班小学、36班初中) | 依托横河镇卫生服务中心 | 文体活动中心 | 子陵菜市场 石堰菜市场 综合超市 | 子陵邮政所 石堰邮政所 | 可再生资源回收站 | 两个公交首末站 |
注:以上均为新建设施。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按社区分布)
配套 类别 社区 | 教育 | 医疗卫生 | 文化体育 | 商贸服务 | 社区服务 | 市政公用 |
桃源社区 1400人 | 桃源社区卫生服务站 | 桃源文体活动站 | 桃源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
后山社区 8000人 | 后山幼儿园(12班) | 后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 后山文体活动站 | 后山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社会停车场库1处 | |
乌玉社区 15000人 | 乌玉幼儿园(9+12班) | 乌玉社区卫生服务站 | 乌玉文体活动站 | 乌玉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
子陵社区 8000人 | 子陵幼儿园(12班) | 子陵社区卫生服务站 | 子陵文体活动站 | 子陵可再生资源回收站 | 子陵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
谢家山社区 2000人 | 谢家山幼儿园(6班) | 谢家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 谢家山文体活动站 | 谢家山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社会停车场库2处 | |
石堰社区 10000人 | 石堰幼儿园(12班) | 石堰社区卫生服务站 | 石堰文体活动站 | 石堰可再生资源回收站 | 石堰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社会停车场库1处 |
后湾社区 600人 | 后湾社区卫生服务站 | 后湾文体活动站 | 后湾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警务室 |
注:以上设施均为新建设施。
10、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1) 绿地水系系统
规划形成“蓝脉绿廊、交织渗透”的绿地水系系统。
——绿地系统
规划绿地183.0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8.18%。
根据绿地景观形态和功能,规划将绿地分成开放景观绿地、生态湿地公园绿地、社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以及生产绿地。
——水系系统
规划水域51.05公顷,湿地26公顷。
本区主要水系为东江。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东江:最小控制宽度50米,为城市主干河道,是重要景观绿廊,岸线丰富。
其它河网最小控制宽度为10米,形成连续的渗透绿廊,岸线缩放自由,结合地块进行建设。
(2)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规划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的开放空间体系,打造“山-水-城”相融互生的特色空间。
斑块:南北两个居住斑块,构成城的依托。
廊道:通过水系绿廊渗透到各个单元区块,形成环形水系、多轴渗透的廊道空间。
基质:山水相映成趣,山水相交之处构建湿地公园,是整个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的空间核心。
(3)游憩系统
结合规划区发展特色,以有效的路径组织,建立完善合理的游憩系统。形成“一心、三点、双游线”的规划体系。
11、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等级
本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
路名 | 功能定位 | 红线宽度(m) | 设计车速(km/h) |
姚慈路 | 东西向联系余姚与宁波中心城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 50 | 高架80 地面辅道60 |
余慈大道 | 南北向联系余姚与杭州湾新区之间的快速通道 | 50 | 高架80 地面辅道60 |
规划范围快速路一览表
路名 | 功能定位 | 红线宽度(m) | 设计车速(km/h) |
纬一路 | 东西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36 | 60 |
玉陵路 | 东西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36 | 60 |
现状余慈公路 (余慈大道以西) | 东西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40 | 60 |
现状余慈公路 (余慈大道以东) | 东西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50 | 60 |
纬四路 | 南北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40 | 60 |
公园路 | 南北向重要交通性干道 | 36 | 60 |
规划范围主干路一览表
路名 | 功能定位 | 红线宽度(m) | 设计车速(km/h) |
沿山路 | 南北向交通性道路 | 36 | 40 |
石堰路 | 南北向生活性功能的道路 | 28 | 40 |
站北路 | 东西向交通性道路 | 36 | 40 |
规划范围次干路一览表
城市支路起完善路网功能等级结构、承担集散路网交通流量的作用。规划支路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支路的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
(2)道路交叉口
杭甬客运专线为高架线路,其与余慈大道、沿山路、纬四路相交均采用分离式立交型式。姚慈路、余慈大道高架,姚慈路高架与余慈大道高架采用全互通立交;各主次干路与姚慈路地面段相交形成平交型式;在纬四路以北,余慈大道高架与地面段接平,并与纬四路形成平面交叉口,各主次干路与余慈大道地面段相交形成平交形式。根据交通需求、结合现状用地对交叉口进行渠化。
(3)轨道交通
轨道线路经余慈大道、姚慈路穿越规划区域,未在本区域内设置站点。轨道线路为地下敷设。
轨道交通划定其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线。
(4)交通设施
——公交首末站
本次规划共布设公交首末站2个,占地总面积1.62公顷。其中玉陵路与沿山路交叉口西北角公交首末站面积为0.64公顷,位于04-23地块,规划为新建;后山路与石堰路交叉口东南角公交首末站面积为0.98公顷,位于05-08地块,规划为新建。
——公交停靠站
区内设置公交停靠站38对。
——社会停车场库
规划建设4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库,02-15地块、05-09地块、04-19地块、04-24地块各布置一处。规划4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库中3个为地面停车场、1个为结合绿地建设的停车库。规划社会停车场库总停车位780个,规划占地约1.79公顷,停车面积约2.39万平方米。
——加油加气站
本次规划新建1个加油加气站。其中,姚慈路与石堰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加油站占地0.65公顷,研究范围内加油加气站占地0.65公顷。
12、市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
至规划期末本区平均日需水量为2.31万吨。
(2)排水工程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3)雨水工程
经预测,至规划期末本区平均日污水总量为1.39万吨/日。
(4)电力工程
经预测,至规划期末本区用电负荷为9.7万千瓦。
(5)邮政通信工程
本区固定电话装机容量为2.58万门。
(6)燃气工程
本区天然气量为2044万标立方米。
(7)环卫工程
经预测,至规划期末本区日产垃圾量为61.4吨。
13、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防洪标准:城市防洪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山体周边地块开发前应进行防洪评估并设置截洪沟。
排涝标准: 20年一遇,24小时降雨24小时排出。流域治涝总体上达到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三日排至耐淹水深的排涝标准。
(2)消防
规划区内新增消防站一座,占地0.30公顷,位于控制单元05石堰社区。
(3)抗震
新建的各类建筑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进行设计和施工,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燃气供应、医疗卫生、消防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按烈度VII度标准进行设防。
(4)人防
全面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警报音响城区覆盖率达100%,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地质灾害防治
按照地质灾害分布现状,易发程度,结合地质灾害易损性指数特征,进行防治规划分区。本区域为次重点防治区。
该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应加强监管任务,禁止切坡采石、取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已知灾害点以监测为主,必要时进行工程治理。
附图:01、规划结构图
02、用地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