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700XM/2013-46943
市规划局
主动公开
规划编制
国土资源与能源综合类
2013-11-28
2013-11-28
面向社会
《慈溪市中心城区雕塑规划》已经慈溪市人民政府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规定,现将批准规划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
1、规划范围
本次雕塑规划的范围是慈溪市中心城区,即东到寺马线、南到南三环、西到西三环、北到三塘横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愿景:2021年-2050年。
3、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以慈溪市历史沿革及三大文化(即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为载体,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综合考虑慈溪过去的历史文化沉积,展示当代慈溪精神和发展面貌以及对未来慈溪的展望等因素来展开创作。用雕塑的形式达到彰显古城神韵、延续人文精神,展示繁荣面貌、体现现代化水准的多项职能。充分体现雕塑对全方面展示一个城市特征的积极作用。
4、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是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空间环境的文化涵养;展现城市地域特色,凸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增加城市的旅游景点,提升城市旅游事业的活力;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5、规划原则
慈溪市中心城区雕塑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在慈溪市域总体规划及中心城区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服务于城市建设。城市雕塑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节能环保。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要严格的结合城市环境及其综合设计,要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城市特色。主要原则有:
(1)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特征
(2)顺应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总体规划布局
(3)提升城市景观品味层次,营造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面貌
(4)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强调环境融合性、文化生长性、节约环保性
在城市雕塑规划设计的同时,对城市雕塑创作还需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1)延续性原则
(2)特色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环境协调性原则
(5)高艺术水准精品创新原则
(6)多元化原则
(7)以人为本的公众参与原则
(8)生态环保持续发展原则
6、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圈、四团、七轴、多节点”。
一心:由老城商贸金融中心区与新城大道行政文化会展中心区共同构成,沿大塘江、浒山江、新城河呈倒型分布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作为慈溪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打造区域。须经典传世、精致壮观、雅俗共赏、富有城市特色。
一圈:由中心城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等四大区域组团形成的城市雕塑文化圈。
四团:由中心城区城市东部综合组团、城市南部综合组团、城市西部综合组团、城市北部综合组团等四大功能组团构成。
七轴:指中心城区七条城市雕塑景观轴线。即东西向的329国道雕塑景观轴线、三北大街雕塑景观轴线、大塘河滨水雕塑景观轴线、潮塘江滨水雕塑景观轴线,以及南北向的浒崇公路—浒山路—杨梅大道雕塑轴线、新城大道雕塑景观轴线、新城河滨水雕塑景观轴线。
多节点:指适合布置城市雕塑的城市景观空间节点。主要有城市出入口、重要交通节点、街头绿地、小游园、爱国教育基地、特色雕塑公园等。
7、空间布局
经过对慈溪市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城市雕塑的特有属性,结合城市雕塑的主要发展题材,规划慈溪中心城区雕塑空间布局为“点、线、面”三种形式互动的整体空间格局。
(1)主要城市雕塑节点
公共活动中心
具体包括市民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广场)、虞波广场、水门广场、教场山广场等4处。
城市门户
东部门户:329国道与东三环交叉地段。
南部门户:南三环与杨梅大道交叉地段。
西部门户:西二环与329国道交叉地段。
北部门户:中横线与东三环交叉地段。
文化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上林坊特色文化区、狮子门头、陈之佛故居、潘余祠堂等。
(2)主要城市雕塑景观带
综合城市景观带、城市滨水绿带、商业步行街和人行街道等布置带状雕塑组群,集中打造某一主题,形成城市雕塑景观线。重点规划新城大道、三北大街、329国道(慈甬路)城区道路沿线、景观大道(浒山路——杨梅大道)、大塘河、新城河、潮塘江等7条城市雕塑景观带。
(3)主要城市雕塑集中观赏区
结合城市古迹区、风景名胜区等布置雕塑组群,形成城市雕塑集中观赏区,既表达一定的主题内涵,又烘托环境空间的氛围。规划峙山文化广场(公园)、人民公园(市民中心公园)、旦山公园、乌山公园、新世纪广场(体育公园)、新城河—潮塘江滨水公园等6处城市雕塑集中观赏区。
附图:01、空间结构分析图
02、规划布局图
03、城市门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