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30282688011591A/2015-01824
市政府
主动公开
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
2015-10-26
2015-10-26
面向社会
市人大常委会:
2015年5月19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4年慈溪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和2015年收支计划的报告》,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市政府作了认真研究,并进行了办理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社保政策关注研究
(一)做好社保政策上下衔接。密切关注国家、省、宁波市各类社保政策调整动向,及时掌握社保基金统筹、延迟退休等重大社保政策变化,尽可能使我市社保政策与省、宁波市保持一致。对于我市社保政策与宁波市级政策不一致的,特别是土保方面,积极做好群众政策解释工作,并适时向上反映情况,争取今后上级出台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我市实际。
(二)开展社保政策横向交流学习。采取上门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主动了解周边地区社保政策执行情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三)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主动认清、不推脱责任,在坚持政策刚性的前提下,积极向群众做好解释反馈工作,并对有关信访或咨询问题进行梳理汇总,统一答复口径、妥善处理化解矛盾。
二、加强社保政策的宣传辅导
(一)全方位开展社保政策业务培训。依托企业用工法规政策及实务操作三年千人培训计划、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定期轮训等活动载体,面向全市各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市镇村三级人力社保工作人员开展社保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企业、政府部门理解运用政策和业务经办能力。
(二)加快提升社保窗口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窗口,配足配齐工作人员,就近向基层群众提供社保政策咨询、业务经办等更多一条龙服务。加快社保信息化建设,完善12333社保政策咨询服务平台内容,在市社会保障办事大厅试点社保自助服务系统,面向全市参合人员发行社会保障卡,使各类参保人员享受到更为便捷的社保服务。
(三)印制发放社保政策宣传手册。借助三级人力社保经办平台、市人力资源市场、市人才市场等场所,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求职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等对象发放专门的业务办理流程和社保政策宣传手册,提高社保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全社会依法参保意识。
(四)多渠道开展政策咨询活动。以“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活动为载体,组织人力社保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设摊咨询,现场解答企业负责人、企业职工等人群有关社保政策的问题,现场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同时,在劳动节等特定日期组织业务骨干进村(社区)开展现场咨询活动,面对面向群众解释有关社保政策,扩大政策知晓面。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
(一)规范监督管理制度。经过梳理汇总,已拟定《慈溪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内控管理和监督指导意见》文件,征求意见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配套拟定了3个实施办法,即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监督办法,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监督办法及失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监督办法,通过建立落实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操作流程。
(二)完善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各镇(街道)社保经办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拟制定常态化管理指导意见,健全基金监管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各镇(街道)社保业务经办流程,同时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强化基金监管,确保社保基金监管强力有效。不断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控专项检查,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分级复核、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岗位、实施无盲点复核等有效措施,形成“分段操作、分工运作、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业务经办风险点。
(三)加强保值增值研究,发挥存量资金作用。贯彻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资金保值增值意见,根据资金规模及支付需求,调整社保存款结构,合理配置定期活期比例和定期期限比例;落实基金优惠利息要求,对活期存款执行三个月定期利率计息,新的社会保险基金定期存款全面推行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上浮40%的协定利率计息;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存款市场化招标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存款配比,引入优惠利率转保养老贷,加快推进土保参保人员积极衔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截止2015年8月,累计发放转保贷款42240万元,贷款转保6392人,预测可减轻地方财政负担约12.4亿元;发挥社会保险基金存款配比效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政府性项目贷款支持,减轻政府性项目融资负担。
(四)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一是整合社保基金监督队伍。抽调各社保经办业务骨干人员组成社保基金监督小组,对各社保经办机构实施情况进行交叉检查,提升基金监督效能。二是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人力社保、财政、公安、民政、市场监管、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通过现场查验、系统比对等措施,对社保信息、家庭经济情况、司法判决等信息进行对接共享,逐个排除风险嫌疑。三是探索建立立体式监督体系。拟组建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监督作用。完善信息公开、监督举报等制度,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引入媒体监督、社团监督,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监管的参与度,形成社保基金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