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局2016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6-03-10 00:00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文化体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坚持文化共建共享,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助推我市“二次腾飞”。

一、围绕均等普惠,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项目建设,配合文化商务区完成文化馆新馆二次装修、博物馆新馆布展装修,做好开馆前各项准备并试开放。积极创建省文化强镇,争取有1个镇(街道)成功创建省文化强镇。继续开展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创评工作,积极参加宁波市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宁波市优秀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创建评选活动。

2.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部分文化产品进行准入制招投标,全年完成送戏剧800场以上、送文艺演出80场以上、送图书3万册、送电影4000场以上,完成宁波市“天然舞台”演出任务。继续打造“上林之韵”、“四百文化惠民工程”等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各级“文化走亲”活动,提高基层文艺团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培育基层文化管理力量,组织举办基层文化干部、文化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培训班。

3.创新文化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参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管理。加快推进青瓷瓯乐艺术团市场化发展,规范企业管理,利用越窑青瓷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准确定位,创编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作品剧目,拓展演出市场。

二、围绕打造特色,优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4.继续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编辑出版一普成果集。启动虞氏旧宅、锦堂学校旧址的专项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完成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保护规划编制。启动徐氏旧宅、新五房两处省保单位的保护维修项目,开展对万顺酱园、运河桥、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等市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完成第七批省级文保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

5.强化青瓷文化品牌建设。加强申遗工作力量配备,健全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做实申遗基础工作。继续开展上林湖窑址考古发掘,编制上林湖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加大青瓷瓯乐艺术创作与研究力度,重点打造以瓯乐文化底蕴及特色为主题的瓯乐音画作品,对现有的《唐宋诗词》作品进行修改,促成作品成为文化交流及商演的经典之作。

6.完善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加强对各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的调查排摸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基地、传承人进行整改及取缔。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培训、非遗传承进校园、非遗展示等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

三、围绕便民利民,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7.实施全民健身普及工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推进镇(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会及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构建全民健身社会指导体系。推出联赛、积分赛等系列活动项目,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赛事。尝试开展以“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公益性体育健身培训服务,继续开展校园足球推广。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各类主题活动,努力做大“一镇一特色”的品牌项目,营造“全年有计划、月月有赛事”的全民参与氛围。

8.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机制。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并管理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或改造体育设施,引导经营性体育场馆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服务。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第三方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市、镇两级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增加市体育馆主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天数。全面实施全市登山健身步道系统化整合工程。探索打造全民健身智能化平台,提高场馆运营、活动赛事组织、全民健身等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进程,给予更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获评3A级以上的体育类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采购的服务项目。积极创建省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积极打造政策环境平台,开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的政策研究,完善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的相关政策。树立高端精品赛事意识,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培育和支持专业化赛事运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体彩工作机制,力争体彩销售稳步增长。

9.加强竞技体育基础建设。优化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点布局,对于业训工作业绩不佳的学校进行降级或摘牌,扩大宁波市级、省级传统项目学校、训练基地、阳光体育特色学校数量。加大业训经费保障和专项训练器材配置力度,切实提升田径、游泳、重竞技、水上项目整体水平。有计划地做好高水平运动员引进和本地运动员输送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业训教练业务能力。组队参加首届宁波足球超级联赛。

四、围绕转型升级,优化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10.抓好重点园区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智巢・文化创意园大园区化发展,指导民营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园区建设,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并尝试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培育、金融法律、信息交流、展示推介活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完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建设,完成年度3500万元的投资计划,谋划园区整体管理服务外包及企业入驻招商、优惠政策制定等相关工作。协助浒山街道推动湾底文化艺术港项目的前期工作。

11.实施产业品牌提升工程。加强地方特色文化潜力项目挖掘,深入推进特色文化产业资源“一镇一品”工作,丰富市镇两级特色文化资源项目储备库。加强对外推介,组织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参加首届“创意中华”(宁波)两岸特色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等重要展示平台,尤其是青瓷产业的对外推广工作要取得新成果。加大对外招商和“以企引企”力度,努力引进一批优秀新兴文化企业落户慈溪。精心策划,统筹协调,成功举办‘2016慈溪市文化创意汇。

12.完善产业服务保障机制。加强文化体育的跨界融合,促进文化体育旅游、文化传媒、体育健康、文化金融等新兴业态的不断壮大。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开展产业政策调研,优化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向打造要素服务平台、扶持重大项目、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方面倾斜;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体育市场消费。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探索组建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会同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等部门,探索金融资本支持文化创意项目的方式与载体。定期举办文化创意人才专项招聘、交流会,尝试赴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地区和各大高校引进优秀人才。 对各镇(街道)文化产业队伍开展常态化、菜单式教学培养,全面提升基层队伍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五、围绕平安有序,优化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13.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好部门权力清单和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有关工作,完善文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和网络信息化体系。做好省和宁波市委托、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落实宁波市文化行政审批市县同权同批模式。继续加强对中心镇行政审批工作的放权和指导,确保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规范、便民高效。

14.实施全领域监管提升工程。围绕“安全和稳定”两大主题,加大文化市场“四类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在做好网吧、印刷、出版物、娱乐、营业性演出等传统行业监管基础上,探索和实践网络、广电、知识产权等新型执法案件办理。主动适应文化市场发展新情况,主动对接文化市场转型新形势,进一步提高违法行为现场检查和案件查办效率。加强对中心镇文化市场执法机构的管理培训、日常巡查和执法督查,确保授权委托镇执法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15.完善立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市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协调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履行监管责任,督促镇(街道)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履行职能,发挥全市各村(社区)的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和文化市场协管员的作用,拓展信息收集渠道,有效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市文化市场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围绕二次创业,优化干部队伍培育体系

16.打造一支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切实做好“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及一系列配套计划的细化落实工作,科学合理又富前瞻地确定今后五年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各重点领域的工作目标、资源配置和实施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职责体系,强化“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建立干部职工年度工作、重点工作任务书制度,使每个岗位职责和分工清晰,每项工作程序和目标清晰,每项奖惩认定和执行清晰,推动压力层层传递,工作逐级落实。坚决破除遇事推诿、碰难退避的消极工作环境,强化敢抓敢管、务实克难的正气和导向。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优选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领导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完成1-2个年度调研课题。加强党建工作,建立领导班子联系镇(街道)制度,组织开展星级党支部评选活动,积极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做好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优化人事工作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和管理干部跨单位、跨科室交流。

17.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贯彻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政府信息公开等有关规定,继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提高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规范化办理和应对水平,积极探索行政调解,做好信访、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

1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严格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开展“正风肃纪”明查暗访,强化问责,严肃追究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制定年度内审计划、明确审计重点,促进内审工作规范运行。强化廉情预警和行风评议,组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自查,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邀请相关人士担任文体系统党风政风监督员,自觉接受外部监督。

19.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宣传合力。加强与相关媒体的深度合作,善讲慈溪文化体育故事,传递慈溪文化体育声音。做好“智慧文化”文章,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以及资源整合、行业融合等方面的作用,使“智慧文化”成为“智慧慈溪”的重要组成部分。做精做深“文化慈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重要文体活动赛事本身带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计划地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