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755727/2017-64821
市旅游局
主动公开
计划总结
旅游、服务业-/旅游、服务业综合类
2017-02-07
2017-02-07
面向社会
2016年,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政府 “旅游突破”要求,扎实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优化旅游行业服务、深化智慧旅游建设。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5.49亿元,同比增长37.68%;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01.33万人次,同比增长 36.30%。
2016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结构改革,旅游体制有突破
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大会强调要从“一大目标、三大方向、四大策略”努力突破,即确立建设旅游强市大目标,找准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三大方向,实施“全域”“特色”“品牌”“融合”四大策略,推动慈溪旅游补短板、快发展、大提升。成立旅游集团,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扩大。集团通过统筹全市旅游资源、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和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促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对旅游产业的投入,着力构筑“全域景区化”格局,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慈溪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整合了旅游资源,理顺了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体制。
二、加大建设力度,旅游项目有突破
2016年我市共有16个重大涉旅项目,总投资36.66亿元,涉及旅游景区改造、基础设施改建、旅游新业态项目等多个类型,本年度完成投资10.01亿元。开元曼居酒店、九龙湾生态农庄、万亩畈农业综合提升项目(城市生态园)等项目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大桥生态农庄完成破产重组,雅戈尔目标总投资10亿元,今年投入1.34亿元对生态观光大棚、景观平台等项目进行了改造和重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雅戈尔旅游的另一个拳头产品。借上林湖越窑申遗的契机,对鸣鹤—上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环境整治,上林湖区域内迁移坟墓8800余座,拆除违章建筑5000余平方米,并对山体实施了整固和复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慈溪市中横线精品线规划》,以“一轴四区多节点”为格局,打造推动“乡土风情”的旅游线;投入1000余万元,对南部沿山精品线的横河、匡堰、桥头段进行了建设,串联沿线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将之打造成为了集休闲、运动、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线。
三、做好融合文章,镇域旅游建设有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顺应 “旅游+”趋势,探索旅游与农业、文化、工业相融合的“多业兴旅”新模式,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全域景区化的关键举措。龙山镇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在方家河头古村保护开发基础上,今年新增山下民国风情街、灵秀潘岙等项目,同时,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目前培育体验式农场4个。观海卫镇依托鸣鹤古镇开发建设,加快打造风情小镇,使“国药、青瓷、佛教、古建”四大文化更加深化,其中,寿鹤青瓷文化园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周巷镇以“一街两轴四园”为布局,积极打造集古旧家具产业发展提升、古艺术品文化传承、古典婚嫁民俗体验、休闲旅游等业态于一体的“古香艺宝”特色小镇,并入围宁波市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名单。此外,匡堰、新浦、崇寿、桥头等镇均将旅游发展作为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从规划、项目开发入手,大力发展镇域旅游,基本实现了旅游和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互动互促的格局。
四、加快提质增效,乡村旅游有突破
乡村旅游发展有所突破,紧紧抓住“浙东大农家”品牌的提档升级,网罗全市优质乡村旅游资源,以优胜劣汰为原则,拟定标准、注册商标,推动民宿、采摘园、农家乐等加盟 “浙东大农家”品牌,目前共有37家单位加盟。通过“小小农夫”等系列活动,联合促销,逐步形成了“乡村旅游就找浙东大农家”的品牌效应。其中,高级民宿建设进一步提升,横河戚家山和寿鹤青瓷等精品民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改建方家河头村兰墅并加入宁波民宿网,成功引进徐福村心沐蓝莲精品民宿项目和“游侠客”民宿品牌,目前共有13家民宿,303个床位。农业旅游建设方面,形成了海通农庄、兔八哥游乐园、兴景果蔬农场等一批农旅结合的农业观光园,新浦一帆农场被评为省级果蔬采摘基地。坎墩镇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利用区位和农场资源两大优势,积极打造集农业生产、科技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近郊万亩农业生态公园,乡村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五、强化市场推广,旅游营销有突破
通过《慈溪日报》“旅游天地”(全年50期专版)和慈溪旅游微信(全年116个专题)、投入100余万元在高铁站和长途汽车站设置灯箱广告、制作新版旅游指南和首张手绘地图、招募100名深度游体验员和10名“慈溪旅游达人”等方式,加速了慈溪优质旅游资源的扩散和推广。成功举办了2016慈溪旅游节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慈溪杨梅节、养生旅游节,和乡镇联合举办茶文化旅游节、新浦葡萄节、天元古玩淘宝嘉年华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慈溪旅游的影响力。 其中,杨梅节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5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实现旅游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0.56%,以节促旅的效果不断增强。同时,积极组织全市重点旅游企业赴北京、广州、义乌等地参加各类推介活动,全年共出动80人次,投入资金近30万元,为慈溪旅游打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
六、狠抓旅游监管,行业品质有突破
为维护游客、旅游从业者双方合法权益,重点对旅行社的用车安全、旅游广告、旅游合同等内容开展了专项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104人次,检查旅行社、门市部50家,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行政处罚1起,关停门市部8家,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G20国际峰会期间共检查旅游企业149家次,治理安全隐患138个,做好了G20国际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对云南、广西等旅游投诉较多的地方开展了随团暗访,严打强迫旅游者购物等顽疾。今年,首次实行了安全责任“包干制”,将每家旅游企业的安全工作落实到个人,通过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不定期督查企业的安全情况,依法治旅成效明显。此外,积极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全市“安康杯”知识竞赛,取得了全市市级部门第一的好成绩;成功举办了2016年慈溪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并荣获宁波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以赛促训效果明显。
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慈溪旅游将继续坚持“全域景区化”理念,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紧抓上林湖申遗契机,做好旅游规划顶层设计,推动重点旅游项目落地,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努力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10%。
1、坚持规划引领。以创建“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景区化理念,进一步雕琢“点”的特色,丰富“线”的功能,加强“面”的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编制完成《慈溪市重点区域旅游规划》、《鸣鹤古镇提升规划》等旅游规划,确定鸣鹤以国药养生山水古镇为发展定位,认真谋划鸣上风景区发展;确定雅戈尔大桥生态农庄规划建设成为国家级露营公园。同时,强化与杭州湾新区的交流对接,形成资源共享、游客互送机制,逐步完成“观光式”旅游到“体验式”转变、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发展”,促进旅游要素在全域范围内流动。
2、狠抓旅游项目建设。近阶段,旅游项目重点在南部沿山线和新慈湖区块。要指导、协助市旅游集团开发建设好旅游项目,进一步推进鸣鹤古镇保护开发工程,启动环白洋湖通道项目,提升古镇外围景观;启动敦本堂“杜洲书院”的修复工程,争取2017年杨梅节开馆。借上林湖“海丝之路”申遗东风,完善鸣上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通过增加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传承园、游步道等要素,为今后鸣上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下基础。推进雅戈尔大桥生态农庄改造项目、伏龙山旅游景区、中华非遗传统木结构文化旅游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3、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完善招商项目和投资商名录数据库,推出上林湖邵岙区块、南山南乡村民宿项目、伏龙山景区、鸣鹤古镇综合开发项目等一系列业态新颖、带动性强的招商项目,不断加大招大引强选优力度。完成鸣鹤开元曼居酒店、杜洲书院、廿四间(致敬堂)三个项目的签约,与开元旅业等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制作2017年旅游招商手册,并组织招商小分队赴上海、杭州、苏州等地进行针对性的招商活动。
4、深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旅游+”战略,实现旅游与农业、文化、工业等产业的叠加,有效整合旅游上下游产业链及平行产业资源。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浙东大农家”的品牌内涵,推出系列推广活动;依托坎墩农场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旅游、农业、休闲等功能的综合体,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依托鸣鹤古镇开发建设,挖掘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加快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步伐。促进“旅游+工业”融合发展,结合传统制笔产业,融入动漫卡通元素,将工业厂房打造成集亲子娱乐、参观体验、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点小鹿微微主题动漫园。
5、做好以节促旅文章。精心谋划2017慈溪旅游节,重点做好杨梅节开摘节和养生节开幕式的策划与实施工作。开展好杨梅采摘游、养生菜厨艺赛、茶艺比赛、滑翔伞比赛、太极拳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大众的参与性。鼓励各镇(街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节庆,通过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进一步扩大慈溪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实现旅游经济和旅游惠民同步发展。
6、强化市场营销落地。瞄准上海、杭州、宁波、慈溪本地市场,借助《慈溪日报》专版和慈溪旅游微信两大平台,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同时,编制完成《慈溪乡村旅游指南》,拍摄好旅游形象片《遇见慈溪》。整合全市景区、酒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观光采摘基地等资源,探索建立全市旅游市场营销联盟,引导企业抱团营销。在宁波、上海等客源地市场建立慈溪旅游市场营销代理人制度。召开全国旅行社会议,与有影响力的旅行商、集散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调整完善营销策略,充分利用 “浙东南旅游联合体”平台,加大区域互游力度。
7、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计划制定《慈溪市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旅行社门市部经营管理禁止行为清单》《旅游安全联络员制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行旅游合同电子化,探索“互联网+旅游执法”新方法,重点严查旅游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电子平台广告违规、经营违法等行为。对全市旅行社(分支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定期进行随团暗访,督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按季度对外发布投诉案例分析、行政处罚等市场监管公告,为市民的出游准备与旅游维权提供参考。认真落实旅游投诉机制,建立健全旅游诚信公告,确保旅游投诉100%满意率。
8、加大行业品牌建设力度。鸣鹤古镇以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为契机,做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开展旅行社品质评定及复核、星级饭店的星级复核复评工作,继续引导旅行社走专业化、集团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计划创建花级酒店、特色客栈各1家,服务规范化旅行社2家,全面提升慈溪旅游服务品质与管理。举办好全市导游风采大赛,切实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与技能。
慈溪市风景旅游局
2017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