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700XM/2017-46687

发布机构:

市规划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规划编制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与能源综合类

发布日期:

2017-05-15

成文日期:

2017-05-1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329国道两路两侧专项整治规划》批后公布

  《慈溪市329国道两路两侧专项整治规划》已经慈溪市人民政府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规定,现将批准规划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

  为有效改善329国道两侧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提升329沿线整体形象,编制《慈溪市329国道两路两侧专项整治规划》。本规划分为四大篇章,分别为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城市户外广告规划、城市家具规划。

  1、风貌篇

1.1风貌规划理念

  结合城市建筑、景观、色彩等多个维度的风貌构架,采用以塘桥文化为主线的区段背景风貌适度混合过渡策略。

  1、宜居人文场所:水乡、雅街、集市、绿荫。

  2、慈溪的生活休闲客厅:以慈溪国道两侧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以慈溪三大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以服务于现代时尚休闲的生活构筑。

  3、营造景观文化长廊:以慈溪“围垦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牌;以水、桥、街、巷、广场节点为结构布局的空间牌;以服务于现代时尚休闲的生活牌。

1.2物业形态分析

  1、城市物业形态:农业、工业、零售业、市场、居住、服务业。

  2、城市文化分析:以慈溪“围垦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牌;以水、桥、街、巷、广场节点为结构布局的空间牌;以服务于现代时尚休闲的生活牌。

1.3现场调研

  分析慈溪市区域及功能分布格局,详细考察了G329慈溪全段。拍摄了数万张调研照片,通过对考察区域进行拍摄 (透视、点拍)获取各区域建筑风貌的基本现状,为风貌规划提供依据,存在的问题为:背景风格不突出、色彩混乱、户外广告现状比较杂乱无序,广告品质不高;城市家居缺失、绿化品质低、公共设施杂乱、道路交通引导不明确、立面构件杂乱无序。

1.4整治方法

  1、沿街小商业立面通过当地文化元素进行提取改造。

  2、设置行道树、灯光,丰富沿街立面层次。

  3、大型商业设置沿街商业空间,增加商业人气。

  4、河道设置绿化带增加城市空间节点。

1.5风貌示范

  按照市域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慈溪市区域及功能分布格局,对不同区块建筑与景观进行系统性的风貌特色控制,营造出丰富生动的风貌段。按照各区域建筑风貌的基本现状,规划分为周巷段、城区段、匡堰段、桥头段、观海卫段、掌起段、龙山段,七个风貌段。

  周巷镇段沿街建筑总体较新,背景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所以该路段改造以现代风格为背景,混杂民国风格和新中式风格。

  城区段段沿街建筑总体一般,背景风格以新乡土为主,并且更能渲染整条路的文化底蕴,所以该段建筑改造以新乡土风格为背景,混杂传统中式风格。

  匡堰段沿街建筑总体一般,背景风格以明国风为主,所以该段建筑改造以明国风格为背景,混杂现代和新乡土风格。

  桥头镇段沿街建筑总体较旧,背景风格以传统中式为主。考虑到道路两侧有值得保留的古建筑,所以该路段改造以传统中式为背景,混杂新乡土和新中式风格。

  观海卫段沿街建筑总体较新,背景风格多为有线脚的简欧风格,因为民国风格也以欧式线脚为构件,并且更能渲染整条路的文化底蕴,所该观海卫段建筑改造以新中式风格为背景,混杂现代风格和民国风格。

  掌起镇段沿街建筑总体一般,背景风格以新中式与现代风格为主,所以该路段改造以新中式为背景,混杂现代风格和其他风格。

  龙山段总体建筑多为住宅,背景风格为现代风,所以改造后以现代风为主混新乡土风格和民国风格。

  规划对各风貌段从空间、景观、环境、形体、色彩等方面分段区提出相应控制导则。

  1.6沿街停车设施与绿化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发展和目标,确定城市停车的规划目标,可分为近期规划目标和远期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第一阶段:对沿街不平整的道路整治和修建。

  第二阶段:确立交通需求管理和策略。

  第三阶段:优先安排步行街、自行车、公交设施的基础上,合理设置道路内侧的停车设施和出入口。

  2、远期目标

  第四阶段:按照329国道道路内的宽度和大小就行停车和绿化的结合设施。

1.7沿街两侧电线整治

  1、近期目标

  第一阶段:整治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清理杂乱地面管线。

  2、远期目标

  第二阶段;根据不同路段进行不同的敷设方式。

  2.色彩篇

2.1色彩规划思路概述

  延续《慈溪市中心城区风貌规划(色彩篇)》的色彩定位“水墨瓷韵”。结合329国道周边地域文化及现况特点,将“水墨瓷韵”融会贯通与各段色彩规划中。

2.2现况色彩分析

  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

  城区段现况鸟瞰住宅区早期建筑屋顶基本以灰色系为主;延续了水墨瓷韵的主基调,新建筑屋顶多以红灰色系,墙面以中高明度灰色系为主。城区段以商业建筑、居住建筑为主。商业以玻璃幕墙及石材,铝板为主,住宅主要以石材,真石漆及彩砂涂料,陶土砖等。建筑色彩主要以中高明度,中低艳度的冷灰色系为主。现代建筑与老建筑色彩缺乏连贯性。

  周巷段现况鸟瞰整体色彩尚可,但缺少层次感,部分店招店牌使用高艳度色系,破坏了街道景观的整体连续性,大量运用红、黑瓦屋顶,颜色过于单一。周巷段以商住建筑、工业建筑为主。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商住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厂房瓦顶多为蓝色。

  匡堰段靠近慈溪市区,现况色彩印象以中高明度、中艳度的暖灰白色系为主,其间夹杂红屋顶、蓝色玻璃等不和谐因素,整体不协调,缺乏沿街景观的连续性。匡堰段以商住建筑、商业建筑为主、居住用地其次。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商住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厂房瓦顶多为蓝色。

  桥头段远离慈溪市区,以工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现况色彩印象以暖灰白色系为主,高艳度蓝红色彩穿插其间,城市色彩背景基调不明显。桥头段以中低层工业、住宅建筑为主。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住宅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厂房瓦顶多为蓝色。

  观海卫段以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为主,沿街立面现况色彩印象以中明度暖黄色系为主,部分高艳度色彩穿插其间,城市色彩背景基调不明显。观海卫段以中低层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主,厂房建筑较少。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沿街立面色彩分为相对浓郁,以暖灰和红褐色系为主;住宅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

  掌起段以中低层工业、住宅建筑为主,商业建筑为辅。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沿街立面以冷灰色调为主。住宅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厂房瓦顶多为蓝色。

  龙山段远离慈溪市区,现况色彩印象以暖灰白色系为主,其间夹杂蓝屋顶等不和谐因素。城市色彩背景基调不明显。龙山段以中低层工业、住宅建筑为主。墙面用材多为涂料,面砖。住宅建筑屋顶多为黑、红瓦顶。厂房瓦顶多为蓝色。

  2.3色彩规划

  本次色彩规划沿用了《慈溪市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城市色彩意向为“水墨瓷韵”

  用水的涟漪将“水墨瓷韵”晕染到整个路段墨分五色,标注不同路段明度变化瓷、韵之色作为色彩基调。

      给不同的区段赋予色彩主题词。

  周巷段:暖雅  城区段:多彩  匡堰段:细腻

  桥头段:温润  观海卫段:柔和  掌起段:清新

  龙山段:沉稳

  以城区段为例,城区段色彩定义为“多彩阳光,活力时尚”该路段的整体色彩走向是由中明度中低艳度黄灰色系向中明度中低艳度红灰色系过渡。

  对与329国道沿线屋顶用色,规划中给出了禁用色范围。并把屋顶禁用色控制在明度为5-7度,艳度在10-14度的范围内 。

  2.4分段导则

  本导则致力于解决329国道在未来有机更新和集中整治过程中的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间的关系。为国道的改造整治提供色彩管控依据和手段。

  本导则的使用方式较为简单,需明确整治(新建)建筑所在位置,对应于导则中该片区、该位置的用色要求以及比例,做出对于该建筑色彩的判断。

  3.户外广告篇

  3.1户外广告总述

  规划范围

  根据《慈溪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 年)》,本次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范围涵盖G329 国道慈溪市区域共41.4km,从西向东依次分别为:周巷段2.6km,城区段3km,匡堰段4.7km,桥头段4.8km,观海卫7km,掌起段4.8km,龙山段14.5km。

  3.2 规划概述

  户外广告设置分类

  本次规划包括建筑附设式广告、落地式广告、城市家具附设式广告、其他广告四大类。

  3.3调研分析

  规划团队对329国道41.4km范围的街道进行了调研接片。329国道广告现状较为杂乱,充斥大量写真喷绘类广告,品质不高,设置比较随意,道路两侧的建筑多以90年代建设的2-3层民房为主,建筑底层为小型商铺。

  1.未整治路段现状问题概括

  户外广告现状比较杂乱无序且品质不高。

  密度: “面小牌多”

  墙面广告密度过大,特别是道路节点处建筑由于视线较好,广告价值较高,墙面式广告和顶设式广告泛滥,大有广告牌包裹建筑物的趋势,破坏了建筑立面与建筑空间的完整性,造成视觉污染。

  尺寸:大小不一、参差不齐

  墙面式广告尺寸无控制,大小不一,参差不齐,造成视觉凌乱;道路节点处的一些建筑物出现楼小牌大现象。

  色彩:色调之间缺乏协调

  墙面式广告跟门楣广告在色彩上普遍出现杂乱现象,尤其是墙面广告主色调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造成一些色彩的脱节使得整个店招店牌色彩体系不够协调统一。

  布局:横、竖版广告混杂

  商业街节点处建筑,屋顶独立式广告和墙面附着式广告泛滥,且布局不合理,造成视觉污染,不仅影响了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性,还影响了建筑室内的采光。

  2、已整治路段现状问题

  户外广告现状比较杂乱无序且广告品质不高,现有已整治路段户外广告采用简单的一刀切方式,没有考虑建筑、环境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3.4营造思路

  户外广告规划总目标:

  打造以水墨瓷韵为主题的慈溪市户外广告特色文化景观。

  

  分项目标:

  净化——适度控制总量

  通过拆除、整改、升级等方式对户外广告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形成良好的城市户外广告环境。

  美化—— 整合更新提高

  通过整合升级,对户外广告形式、视觉效果品质优化。

  亮化——光源动静结合

  使整体效果有明有暗,节奏分明。

  序化——有序协调管理

  为户外广告的设置和监督管理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依据,建构市区广告设置新秩序。

  户外广告控制要素内容包括广告密度、广告布局、广告造型、广告尺寸、广告材质、广告色彩、广告公益化、广告有序化、广告照明及节能等。

  规划亮点:

  广告景观化

  从整体景观营造的角度出发,户外广告应从属于建筑和环境,是建筑景观生长的外延,起到美化环境和点睛路面的作用,不应成为视觉负担和信息污染源。

  关键词:与建筑环境相融、拒绝视觉污染

  广告位减量、整合和提档

  从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上进行广告密度分区的界定,是规划的重点。在该层次规划中提出对户外广告控制要素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作为下一层次广告设计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形色质优化——尺寸适中、色彩和谐、位置整齐

  户外广告理论模型

  基于全覆盖控制目标的规划方法

  对户外广告进行设置控制全覆盖,是满足管理部门直接面对任何一个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管理的需求。户外广告设置控制全覆盖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广告设置控制在城市总体空间上全覆盖,二是对所有广告类型设置控制全覆盖,尤其要对独立落地广告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彰显城市特色的设置分区划分及控制

  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延续慈溪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将广告设置分级区域(开放设置、一般设置、严格设置、禁止设置)与景观风貌特色分区进行叠加,形成彰显慈溪城市特色的户外广告设置分区划分,在各设置分区的控制

要素中重点强化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融合的控制内容。

  构建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体系

  加强对城市特色的深化研究,避免塑造千城一面的广告景观形象。户外广告设置分区一定要与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分区相协调,设置引导应强化广告景观与城市景观协调的控制引导内容,突显城市景观特色;要借助户外广告的宣传美化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设置户外广告精品,创造地区户外广告文化特色,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彰显城市特色的设置分区划分及控制

  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延续慈溪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将广告设置分级区域(指开放设置区、一般设置区、严格设置区、禁止设置区这四区)与景观风貌特色分区进行叠加,形成彰显慈溪城市特色的户外广告设置分区划分,形成七区:商业区、商务区、枢纽区、工业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景观区。在各设置分区的控制要素中重点强化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融合的控制内容,并设立了各区可使用户外广告类型的标准。

  

  户外广告控制要素

  本规划有关户外广告控制要素包含户外广告指定性指标和户外广告引导性指标两大类。

  户外广告指定性指标是指在户外广告的规划、设计、设置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控制性要素,包括:形式、密度、布局、尺寸、内容五项指标。

  引导性控制指标体系即户外广告设置的景观美化要求,对应广告内容、色彩、照明、材质、造型几个方面。

  3.5总体规划

  总体分区控制(分区生成图——以观海卫段为例)

  

  环境设置指引

  

  户外广告技术规定

  实施应对策略

  规划总体上施行减量、提档、整合的原则。并用功能美学方法论应对每一块户外广告,并对未来预留的广告位进行了规划说明。遵循调研——分析——对策——反馈的工作流程。下面列举重点整治的广告类型进行说明:

  门楣广告

  ① 小尺度店招

  基于美学原理的研究,设计团队对建筑和广告的比例尺度关系进行了模拟试验,并放置在城市街道环境下进行取值。基于329国道属于商业性交通要道以低层建筑居多事实,店招高度要考虑到与建筑高度的关系,店招尺寸要严格控制,实行一店一招,避免过度广告。店招要达到设计精美和制作优良的目标。

  ② 出挑/雨篷广告替代店招

  从丰富店招广告形式和节约成本角度出发,允许商家以出挑和雨篷广告替代店招,颜色需要得到统一控制。

  ③ 底板风格统一,店招位预留

  鼓励商家制作店招时结合建筑风格设置。

  ④ 为了丰富商业氛围,鼓励店招造型多样化、精品化

  ⑤ 在版面设计上提供尺寸、字体、材质和版式的模板参考

  屋顶广告

  由于沿海地区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屋顶广告存在安全隐患,故需要严控数量,加固支架缩减尺寸,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顶设标识

  329国道沿线存在大量顶设标识,其中分为屋顶无底版立体字和有底版立体字,大部分顶设标识破坏天际线,与民房建筑匹配度不佳;大型建筑物上的立体字体量巨大,存在安全隐患,故建议取消这类广告形式,改为墙面标识和出挑广告。

  墙面标识

  墙面标识字体需经过精心设计,遵循企业品牌VIS体系,造型、色彩应符合城市形象并应严格审批。

  出挑广告

  出挑广告是指附设在建筑表面的竖式突出广告,在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优点是占用面积小,与建筑融合度高,是有限建筑表面见缝插针的广告形式。

  所有户外广告类型均已被纳入高水准、多维度调控体系,执行层面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商家做好沟通衔接,确保方案的落地执行。户外广告经整治后,慈溪市329国道将会变得整洁而清爽,兼顾商家利益和美学诉求,信息传达回归有序状态,视觉污染、信息过载将不复存在。

  4、城市家具篇

  (一)上位规划

  按照已编制完成的慈溪市中心城区城市家具规划设计以及落地实施的慈甬路中心城区段城市家具设计,此次329国道的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在依据以上两项内容的基础上做规划设计,使本项目符合城市整体的家具规划,并与现有路段的城市家具相协调。

  (二)城市家具美学塑造

  1、将“水墨瓷韵,温润大气”作为此路段家具规划设计的整体形象定位,与“山水瓷韵 清秀玉润”的慈溪城市家具规划整体形象定位的视觉表象一脉相承。

  (1)造型语言设计研究

  在城市家具的具体造型艺术上,通过“形、色、质、纹”这四个方面来找出家具的地域文化特色,以“越窑青瓷”为主要设计语言的参照,来进行设计细节上的引导。越窑的精工细作的制造精神与当下城市的产业发展理念相得益彰,使城市家具富有鲜明的慈溪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

  (2)整体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研究

  相比于中心城区的城市景观风貌,此项目地的整体景观风貌特征呈现更加多样化,为使家具形象与城郊、乡镇的道路建筑及景观特征相协调,在设计中加入木质材料,在整体造型现代的基础上,细节元素使得城市家具更具有传统韵味与亲和力。

  (三)城市家具功能提升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家具的复合化与人性化功能,如“书报亭复合功能”、“公交亭复合功能”、“多杆合一功能”、“多箱合一功能”、“绿色低碳城市家具”、“智能家具”应用等。使得城市家具更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与市民活动变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