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8934M/2018-34416
掌起镇
主动公开
其他文件
乡镇街道政策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2018-12-20
2018-09-10
面向社会
掌政〔2018〕102号
有效
各行政村(居委)、企(事)业单位,镇机关各办(室、所):
《掌起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掌起镇人民政府
2018年9月10日
掌起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农村公厕改造工作,补齐农村公厕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高水平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根据省、宁波市有关农村公厕改造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指南,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目标,聚焦农村公厕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形象不美观等突出问题,将农村公厕改造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点、风貌融合、以人为本、注重实用、量力而为、建管并重”的原则,以既有公厕为改造重点,以独立式和附属式公厕为主要对象,以改造提升为主要手段,以“X+”运维体系为管理方式,稳步推进农村公厕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让农村更加美丽宜居,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更满意、更有获得感。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标改造、提升改造和补缺建设等方式,三年内完成164座农村公厕改造任务。全面消除露天公厕和旱厕、棚厕,建立长效保洁维护机制,基本解决农村公厕难找、难上、难管等问题。结合当地产业、文化、资源禀赋,注重农村公厕外立面与村镇整体环境的风貌融合,突出特色打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智慧、环保公厕,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新风景。
三、改造标准
农村公厕改造要依据所在村庄的产业特色和环境要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总规划、总布局指引下,因地制宜选择“对标”、“提升”或“补缺”改造方式。“对标”改造主要对照《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33/T1151-2018)进行改造;“提升”或“补缺”可选择相应的国家乡村旅游厕所标准、城市公共卫生间标准和省农村公厕标准进行。
四、工作任务
(一)明确责任主体。各行政村要根据年初下达的农村公厕改造任务,制定年度改造行动计划,排出具体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
(二)加强台账管理。农村公厕改造要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对每座农村公厕改造均要建立“一厕一档一表一案”(“一档”为《宁波市农村公厕现状信息表》(详见附件1)、施工前中后图片、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和验收资料;“一表”为《农村公厕改造内容判定确认排查表》详见《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附表;“一案”为《农村公厕改造方案》);公厕改造要严格按照改造方案或施工图施工,每座改造公厕要落实监理人员或安排村施工监督员监管施工过程,同步做好隐蔽分部工程验收纪录。
(三)注重舒适实用。公厕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节约高效原则。外部设计要遵循人性化、人文化、智能化、生态化理念,强调立面造型及颜色与整体建筑风貌相协调,并考虑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内部设计要注重实用,力戒奢华,突出整洁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不得盲目贪大图洋,不得脱离实际需求片面追求“高大上”。完善公厕引导牌配置,方便群众就近如厕。
(四)严控质量进度。鼓励采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方式,选择信誉好、实力强、业绩优的专业企业承建,尽可能选用体现本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方案设计审核、施工技术指导、工程质量管控,着重抓好农村公厕改造进场材料、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结合实际打造一批精品示范农村公厕。根据计划安排,由各村组织实施的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应在每月25日前将月展进度情况报城镇建设规划办(详见附件2)。
(五)强化运维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要切实承担起农村公厕管理的主体责任,按照《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长效管理服务机制,做好农村公厕的运维保洁工作,加强农村公厕保洁检查考核力度,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尘垢、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同时探索新型管理机制,采用网络+、智能+、市场+、商业+、社会+等“X+”方式,倡导公厕管理“所长制”,加强农村公厕的管理和服务,巩固改造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的意识,把农村公厕这件小事当做今后一段时间工作中的大事来抓,切实抓紧抓实抓好。成立由掌起镇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社会事业分管领导、村镇建设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城建办、社会事务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厕改造工作推进协调小组(详见附件3),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难点和问题,统筹部署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实施督查考核工作。协调小组日常工作由城建办负责。建立以城建办为牵头责任主体、各行政村组织为实施主体、辖区群众为受益主体、保洁员为服务主体的“四位一体”农村公厕改造和管理服务体系。
(二)加快推进,加强资金保障。为加快推进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对列入下达工作任务的农村公厕改造所需资金,将在市财政给予相应补助的基础上,余下改造资金由镇村各承担50%。各村可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社会参与、村级自筹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确保农村公厕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保障农村公厕日常保洁、水电费支出、设施更换及维修维护等方面资金需要。
(三)严格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农村公厕改造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村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各行政村都要建立日常监督巡查机制,加大对改厕进度、质量水平等方面的督促检查。城建办和社会事务办对公厕改造进度、质量及保洁维护展开巡查,每星期不少于1次(详见附件4-1、4-2);行政村监督员在公厕施工期间,对改造进度、质量进行巡查,每天不少于1次(详见附件5)。投入使用后,村级所长(村分管环境卫生负责人)对公厕保洁维护巡查,每天不少于1次(详见附件6-1、6-2)。鼓励将公厕巡查纳入村级网格化管理,由各村网格长或专职网格员定期巡查,各级监督巡查要留有巡查记录,定期通报。在督查、巡查期间发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整改不力的要采取约谈、问责等有效措施,确保及时完成阶段性工作和年度改造工作。
(四)营造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农村公厕改造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工作的新进展和好的经验做法。各行政村要按季度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先进做法和经验,推荐改造成功案例。加强对先进典型宣传,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推诿扯皮、借故拖延、落实不力的,要进行曝光并追究责任,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要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爱护厕所设施设备,逐步强化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附件:1.宁波市农村公厕现状信息表
2.各行政村农村公厕改造进度月报表
3.掌起镇农村公厕改造工作推进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4-1.慈溪市农村公厕改造检查记录
4-2.慈溪市农村公厕改造检查反馈记录
5. 慈溪市农村公厕改造村监督员巡查记录
6-1.村公厕保洁记录表
6-2.村公厕厕所长巡查记录表
掌起镇党政办公室 2018年9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