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212907XM/2018-34252

发布机构:

观海卫镇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日期:

2018-05-03

成文日期:

2018-05-0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机械化 规模化 产业化 观海卫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8-05-03 00:0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近日,在观海卫镇卫东村绿辉蔬菜专业合作社一块偌大的农田里,自动旋耕机发出“隆隆”的声音,在机械手的操作下顷刻间翻出了黝黑的土壤。“等耕完地,我们将用自动化机器进行播种,并打上底肥。”农场主林卿告诉记者,一台机器一个人一天就能播种100亩地,900多亩土地只需9天就能全部播种完成。80多天后,这一片耕种的毛豆就将迎来丰收,同样是机械化的作业方式,一台机器一小时就能收割4到5亩地,仅需20天就能完工。

  “观海卫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出产的粮蔬量大质优。”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全镇共有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76家,农业家庭农场83家,农业农产品生产企业1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3家,合作社成员128人,粮油类作业面积和特产类作业面积达到142500亩次。

  在量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高效规模化和农业经营产业化,是该镇一直在做的一篇文章。事实上,像绿辉蔬菜专业合作社这般借助“机械手”进行耕种的例子在观海卫镇比比皆是。慈溪市范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2BDXZ-10S自走式水稻精穴直播机已经整装待发,只要把泡好的谷种装到卡槽中,再拉动操控台上的发动杆,就能自动播种,机器开过之处就是一排排已经种好的稻苗;绿友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无人机对韭菜进行喷药,效率比人工高几十倍,无人机螺旋桨产生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增强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轻了农药的飘移程度,极大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水稻种植有非常多的工序,从耕田、施肥、插秧、收割到烘干,如果完全进行人工操作,投入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常常入不敷出。”慈溪市范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应中范告诉记者,但通过机械化操作,就能达到300元/亩的利润。记者了解到,观海卫镇共有水稻13000亩,年产量达6500吨,机械化程度达到90%。

  依托农业产业基础和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引导发展各类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家乐,包装开发观光、科普、休闲、体验、餐饮、游乐等功能业态,促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绿兴农场从獭兔养殖基地华丽转身成为獭兔亲子游乐园,将养殖、果蔬、牧草种植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辉蔬菜专业合作社打造的玻璃温室已初具雏形。“待完全建好以后,我会将它打造成休闲农业观光园,游客可以走进采摘园亲自进行采摘,享受收获所带来的乐趣。”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观海卫镇正在走出一条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