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677650558X/2018-109252

发布机构:

古塘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日期:

2018-08-01

成文日期:

2018-07-3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网温暖老兵心

发布日期:2018-08-01 00:00 信息来源:慈溪政府网

收割向日葵、掰玉米、摘西瓜……7月25日下午,烈日当头,位于西三的大片海塘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采摘工人”。他们身着军绿色的马甲,头戴红色的志愿帽,他们都是老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等待采收的作物加起来有好几百亩,再不抓紧采收就要烂在地里了,但是因为高温,工人很难招。”这片海塘地的主人施建忠也是位退役军人,他感动地说:“得知我有难处,老兵志愿者们都过来帮忙了!”

用真心去关怀,用真情去温暖,施建忠心中的这份暖流,同样流动在我市退役军人的心中。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新型优抚服务模式,温暖着每一位退役军人的心。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活动室的墙上,有这样两句瞩目的标语。“这个服务中心,就是服务退役军人的大平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退役军人的信息数据得到精准采集,各类优抚安置保障及时组织到位,相关政策咨询第一时间有效回应,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定期开展。延伸至镇一级,则有镇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进一步承接、细分服务中心的相关职能。

村级的退役军人服务社,正如它的另一个名字“军人之家”那样,是退役军人心中共同的家园,承载着他们的归属感。荣誉室里退役军人一一上墙亮相,学习室里组织讲座学习,活动室里和老战友们聊天叙旧……坎墩街道坎东村“军人之家”,在周边退役军人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每天都要来坐一坐,看一看,跟自己家一样。”90岁的退役军人励家毛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目前,我市共有1个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6个镇级军人服务站和4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社,计划到8月底完成全市镇和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全覆盖。届时,全市3.5万名退役军人将实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活动有场所”。

“走访抗战老兵,参加烈士公祭日,给学生讲课,我们参与的活动很多!”今年68岁的金仕卡是老兵志愿服务队成立时的首批志愿者,“我们虽然退伍了,但是参加志愿服务还是拉得出、叫得响!”言语之间一片自豪感。发挥余热,增强荣誉,这正是“爱在优抚”系列活动的初衷。2016年,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慈航公益服务中心这个专业化的公益机构,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设计开展了“老兵心贴心”“老兵大讲堂”“老兵志愿服务队”“你为国尽忠、我为你尽孝”“军人学习日”等五大主题活动,用一把爱的钥匙打开无数老兵的心门。

此外,我市也有众多爱心人士积极支持老兵服务活动。观海卫镇卫东村的企业家范介亭就捐赠50万元用作村“军人之家”的建设。

“一方面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关爱优抚对象的浓厚氛围,从而促进退役军人展现地位、作为和风采。”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