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19-12192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政策层级:

县级政策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19-05-14

成文日期:

2019-05-1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文件编号:

慈教安〔2019〕11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开展2019年学生防溺水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5-14 11:05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慈教安〔2019〕11号

各教办,浒山、古塘、白沙路街道社区教育学院,各市属学校(幼儿园),局管民办学校(幼儿园):

溺水事故是近年来造成广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学生意外溺水事件进入易发、多发期。为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建设“平安慈溪”,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经研究,决定开展2019年学生防溺水专项整治活动。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全市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教育率100%;校园及周边危险水域排查率100%;防范措施落实率100%;进一步完善防溺水安全工作联动机制,有效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争取今年学生零溺亡。

二、活动时间

2019年5月至9月底。

三、工作措施

(一)制定方案,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各校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定预防溺水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生、幼儿园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1.各学校要认真完成“六有”规定项目。“六有”即:校园醒目处有张贴防溺水宣传标语(或电子显示屏有宣传防溺水警示语);校园安全宣传栏(橱窗)有刊载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宣传内容;每日放学前有播放安全提示教育音频;校园及周边河流、池塘边上有设置警示牌及防护设施;有防溺水专项台账;有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校讯通(微信)或安全教育平台移动端提醒发送记录。

2.各学校要认真完成“八个一” 活动。“八个一” 活动具体安排为:

(1)召开一次师生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

(2)利用平台组织一次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

(3)组织师生观看一部防溺水教育宣传片;

(4)举行一次以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5)出一期以学生防溺水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

(6)发放一份教育部《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见慈教安〔2019〕6号附件);

(7)开展一次学生防溺水教师家访活动;

(8)联合水利、政法、关工委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一次学校周边地区溺水隐患排查活动等。

3.各学校要教育全体学生做到“六不一会”。“六不一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4.根据上级部门做好防溺水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平台中的“预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各教办(城区社区学院)、学校(幼儿园)要认真研究,对“预防溺水专题教育”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做出周密安排,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覆盖到每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和每位家长。班主任(教师)通过平台提供的“预防溺水”教育视频等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我的作业”完成“预防溺水”专题学习。6月30日前要完成本次专题教育活动,实现教师授课完成率、学生学习完成率两个100%,教育局将对平台数据进行汇总通报。

(二)加强联动,建立防溺水工作的长效机制。

1.要强化学生在校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出勤管理,对缺课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严防学生在校期间外出游泳。加强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避免课外到河边玩耍或下河游泳。加强学生午间休息时间段的监管,建立午间教师值班制度,不得动员学生提前离校。加强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管理,如有开展此类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报批制度。

2.要强化部门联动合力。各校要主动与镇(街道)、办事处的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争取当地政府、社区(村)委会和成员单位的支持,在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水库等危险地段设立防溺水警示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安全设施,特别容易发生溺水的水域要设置救生器材;聘请义务监管员(志愿者)在关键时段对重点危险水域进行巡护,对有玩水苗头和下水游玩的学生及时予以制止;提醒池塘、水库管理者落实好防溺水的相关措施,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通过张贴宣传画、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

3.要强化家校沟通协调,及时启动周末及节假日预防溺水安全提醒。各地各校要建立学生预防溺水事故提醒警示制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移动端、校讯通、班级QQ群、微信群等有效途径,对每一名学生家长发放周末、节假日预防学生溺水安全警示短信。另一方面,要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放学前的5分钟时间,提醒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遵守防溺水的各项规定。要及时将教育部《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发放到每一位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家长手中,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并在回执上签字后交由学校统一回收保管,切实做好建档备案。切实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和新居民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醒学生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孩子外出要“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各校要尽早召开一次预防溺水家校联系活动,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在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要深入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暑期教师家访”活动,学校领导分片包干,带领教师开展一次暑期家访活动,向学生和家长通报溺水事件,借用惨痛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家访反馈材料留存学校建档。

4.要组建家长志愿者“护苗队”。全市各校要积极发动家长,组织一支由责任心、有爱心的家长组成的防溺水“护苗队”。要完善家长志愿者制度建设,加强家长志愿者培训。全市小学的家长志愿者防溺水“护苗队”人数不得少于全校学生数的10%。

5.要强化假期活动场所建设。暑假期间,由于新居民子女居住条件简陋,高温难耐结伴到野外嬉戏,而又水性不好,极易发生事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广泛动员新居民子女和留守儿童参与“假日学校”或暑期快乐营等活动。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安全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迅速行动,明确责任。要立即对学生防溺水工作现状进行一次研究分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各校校长、安全干部、班主任等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安全教育到位、有效。要以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人群、时段为重点,将防溺水安全教育有效覆盖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学校因防溺水专项整治“六有”“八个一”项目落实不到位,警示短信发送不及时,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学校,取消该校当年评优评先的资格,同时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加强督查,严格报送。各学校(幼儿园)每周一次对班级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教办(城区社区学院)每月至少一次对辖区学校进行检查指导,市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就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各中小学校要组织学生会、团委、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安全干部,班级安全委员,协助做好信息搜集报告。

各教办(城区社区学院)和各市属(局管)学校(幼儿园)要对防溺水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6月底、9月底分两次将总结电子版报送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凡学生发生溺亡事故的,学校应迅速向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在上报事故信息的同时必须附上《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家长签字回执单扫描件或复印件。事故处理结束后,学校要及时将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以及今后改进工作的措施等以书面形式报教育局。

联系人:盛建峰,联系电话:63919190。


附件:1、防溺水家访记录.doc

        2、教师授课和安全提醒发送流程.doc

        3、学生学习流程.doc





慈溪市教育局

2019年5月13日



抄送:宁波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和体卫艺处,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委

平安、办市水利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团市委、市妇联、市

关工委,市应急管理局。

慈溪市教育局                          2019年5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