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30282002977085K/2019-66981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2019-06-17
2019-06-17
面向社会
作为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慈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离不开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贡献出了全市约80%的GDP,以及91%的税收和90%的就业岗位,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急速增长的工业垃圾,并由此带来的工业垃圾处理速度远远跟不上产生速度的处理难问题。
据调查,慈溪目前处理工业垃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工业垃圾就地填埋,如杭州湾新区的西三垃圾填埋场。该方式的优势在于日处理量大,成本控制较为合理,对工业垃圾类别并没有大的限制,但不足之处是存在容量上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方式,且资源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存在影响。二是工业垃圾焚烧发电,坐落于慈东工业开发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达1500吨,是一种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环保无公害焚烧处理方式,但其垃圾来源以生活垃圾为主,再加上部分可燃类型的工业垃圾,且相对固定的处理速度,也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垃圾增量。三是工业垃圾外运处理,该方式不影响本地生态环境,但缺乏主动权,是一种较为受限制的处理方式,同时高昂的处理成本,只能让其作为一种工业垃圾应急处理的补充手段,而非常规处理方式。
从目前情况,慈溪的工业垃圾处理已接近满负荷运转,以逍林及周边乡镇为例,该区域星罗密布大量的毛纺、鞋类、制衣等类型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产生的工业垃圾已堆满了各工业垃圾中转站,不得不临时开辟一部分储存点;但是,我市目前的工业垃圾处理能力已经远远不能同时满足各镇、街道产生的工业垃圾,并且这一现象还将长期存在,这将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各个角度影响“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建设美丽幸福慈溪”的总体目标。
为此,本人特提出如下建议:
积极扶持或引进工业垃圾再利用企业,大力培育本地环保型工业垃圾回收利用企业,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更新、运营配合等方式,推动民间资本对工业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投入,做好相关理念上的转变,将这些企业当做政府服务管理社会的有力补充,积极发挥其公益效应。
王文学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切实化解工业垃圾处理难的建议》收悉,根据建议内容,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会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和市商务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建议中反映的工业垃圾问题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范畴。诚如建议中所言,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以后,慈溪市西三垃圾填埋场停止接收工业垃圾,部分镇街道因工业垃圾出路不畅而临时堆放,工业垃圾乱堆放、乱倾倒现象时有发生。工业垃圾处置事关生态环境安全,市政府高度重视,一直作为重点工作在抓,以下是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全力推进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综合垃圾填埋场选址建设。2018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宁波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等部门开展了慈溪市综合垃圾填埋场选址研究工作,在综合预测全市垃圾总量和垃圾填埋场所规模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提出了多个垃圾填埋场所的布局方案。下一步将进行比选,并将最终确认的选址方案纳入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财政将根据有关体制规定、项目的实际需求,结合市财政财力统筹安排财政预算,同时结合项目特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二是稳步推进中科众茂炉排炉扩建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在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厂3台炉排炉改造工程(规模2250吨/日)顺利投产的基础上,谋划推动中科众茂8号和9号炉排炉扩建工程,弥补我市可焚烧工业垃圾的处置缺口。同时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腾出焚烧容量用于工业固废焚烧。三是充分挖掘西三垃圾填埋场潜力。2018年共挖潜填埋布角料、海绵等工业固废9.5万吨,有效缓解了相关镇、街道工业固废的堆存压力。
二、加强工业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一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企业自愿性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督促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利用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生产环节源头减量,2018年共有4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二是推进“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淘汰。2017年以来,以低端落后产能、“三合一”和“四无”企业(作坊)、安全环境污染突出等为重点整治对象,通过对标整治、改造提升、集聚发展等措施,提升块状传统产业发展质量。目前,已累计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400余家。2018年各镇(街道、工业区)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实施块状传统产业整治提升项目,整治效果明显。三是完善回收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拣中心+回收站点+暂存点+我要换糖平台回收人员”的回收体系和回收模式,明确垃圾分类可回收物目录,全市认定7家单品类的分拣中心和一家综合类分拣中心,2018年开展“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点”创建活动,完成5家绿色回收点创建工作,引领回收行业规范发展。四是加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宁波朴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垃圾生产环保托盘项目(年利用工业垃圾3万吨)和宁波利源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污泥制砖项目(年利用工业污泥9万吨)已投产运行,2018年综合利用废布料等工业固废和污泥均约1.6万吨。另外,积极推动宁波朴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垃圾生产纤维板项目建设,产能为300吨/日,并以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无害化利用为目标,推广符合我市实际需求的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支持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三、建立完善收费标准和补助政策
一是全面推行工业垃圾有偿清运处置。遵循“谁产生谁治理、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由工业垃圾产生企业承担工业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各镇、街道结合属地实际制定收运收费标准,由于一般工业固废处理收费不属于政府定价范畴,但处置单位在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时须做好明码标价工作。二是积极做好扶持政策调研工作。现阶段我市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民生保障压力巨大,因此市财政目前没有安排专项资金对工业固废利用处置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市财政将会同相关部门视财力情况为市政府适时出台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做好参谋和保障工作。
最后,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
2019年6月17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逍林镇人大主席团。
联 系 人:吴铁
联系电话:6308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