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19-0853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

发布日期:

2019-06-20

成文日期:

2019-06-2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20 10:57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卢迪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第178号提案)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产业数字化的内涵不断扩展,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省国家两化融合深度示范区建设,加强培训交流,强化标杆示范引领,凝聚社会团体合力,分类、分行业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提升区域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结合您的建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提升

一是加强调查统计。每年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及需求调查摸底,了解当年度各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加强统计监测,结合市统计局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年报情况,了解规上企业进销存、生产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信息化应用动态,有效开展政策重点调整与跟踪。开展区域两化融合评估,了解各镇(街道、园区)样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映射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二是加强培训交流。重点系统化地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根据技术发展和企业应用新趋势,全市每年开展4期左右的信息化招标培训,加强应用交流,内容涉及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体系化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消除“企业信息化等于ERP”的误区。三是开展智能诊断。注重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制造三者的联动,全面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有所侧重地提出企业实现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层次,给企业提供参考。两年来,我市已累计为722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实现规上覆盖率60%。

二、关于分类推进标杆引领

一是鼓励企业独立开展信息化建设与推进企业上云并重。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重点鼓励信息化优势企业开展自主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信息化项目持续登高建设,2015-2018年,我市累计补助企业信息化项目173个,合计补助1679.25万元。推荐评选各级示范试点。德曼公司实施了变频空压机售前售后服务决策一体化支持系统,成功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省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慈星股份“针织世家”APP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优秀工业APP解决方案;兴瑞电子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两化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公牛集团等5家企业获得宁波市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公司42家,其中宁波市级7家。新树立浙江长华、公牛电器等8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列入宁波市级智能装备成套示范项目2个,数字化示范车间项目1个,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项目2个。与此同时,着眼未来,鼓励中小企业信息化上云工作,两年来,实现4500多家企业上云,德曼压缩机等9家企业入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为宁波之最。二是加强分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评选。根据规模和行业,每年评选8家左右企业为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重点强化企业的机联网和MES系统的应用,打造可参观的流程体系。三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标工作。两化融合贯标本质上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战略体系的结合,能够持续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工信部和我市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方太集团(原先通过我市上报工信部试点)、宁波德曼、速普电子等三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宁波一彬、福尔达等7家单位获得国家贯标试点资格;鸿达模具等4家企业获得宁波市级贯标试点。同时,我市加强与专业机构对接来提升我市信息化和管理双优势企业的贯标认识,多次主动对接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宁波企业信息化促进会以及宁波市福瑞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省内贯标龙头服务商,开展了一对一的对接咨询活动,走访企业时针对重点企业开展辅导。四是开展标杆参观考察。政府各部门多次组织市内企业开展标杆企业的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先进信息化建设理念。同时各行业协会也组织会员企业通过协会交流、企业对标方式开展学习参观。再者,外部企业通过工业游和综合性会议参观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参观交流氛围,共同提高两化融合的发展水平。

三、关于社会团体引导

我们认为,各个企业的管理现状、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需求是多样化的,经验的学习和示范的参观只有一种参考价值,不具备复制价值,每家企业的建设经验是唯一的。同时,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演变,单个的社会团体或服务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尚不足于支撑和匹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的需求。因此,我们重在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社会团体的引导上,着重于资源的对接,而非直接让他们接管。通过社会团体的服务资源和解决方案,通过适用性匹配,达成企业使用的最佳选择。二是加强服务商引导,重在鼓励服务商打造样板和示范,加强双赢理念灌输,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得新技术容错、试错机会,完善行业解决方案。三是鼓励企业开展自身团队建设,建立CIO制度,通过由内向外整合信息需求和资源来达成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四是深化慈溪市CIO俱乐部力量建设,加强内部交流环境,每年举办2期以上主题交流活动,并加强与省、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CIO俱乐部的联系和对接。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