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95537395H/2019-177107
慈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2019-06-20
2019-06-20
面向社会
一、理由
十九大报告对发展实体经济提出新要求,明确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定调为“高质量发展”主题标志着实体经济迈入新时代。2018年度慈溪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六,但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我市企业数量庞大,规模总体偏小、质量偏低,小微企业占工业主体的96%,本市级规上工业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2.1%。号称“中国家电之都”,但产品以贴牌为主,自主创新缺乏,品牌营销薄弱,上市企业屈指可数,企业产出效率低下,发展新动能不足。
二、建议、办法和要求
(一)大力宣传,树创品牌意识。思想上形成创品牌共识,形成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由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为主转变,倡导“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倡导创品牌、倡导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按政策予以扶持,对企业创品牌(部优、省优著名商标)按等级予以奖励,把企业创品牌、绿色指标列入街道、镇考核内容,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
(三)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政府要重视人才工作,对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在社保、购房上给予一定补助。同时,要充分重视本地人才资源,打好乡贤牌,鼓励慈溪乡贤回乡创业,或出资引智支持家乡发展。
(四)支持本地品牌发展。市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在政府采购、公建项目基建招标等优先考虑本地品牌,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如“公牛”“方太”“韩电”,参照“国家家电下乡”做法,对慈溪市民购买慈溪本土品牌家电、建材、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引领全市上下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文化自信,齐心协力,助推经济发展。
(五)破解要素瓶颈。小微企业要上规模、创品牌,受到土地要素制约,同时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既要在做大做强规上企业“锦上添花”上施策,更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雪中送炭”上下功夫,今天的小微企业就是明日的规上企业。
虞忠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企业创品牌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公建中心、市公共资源交管办、市工商联等有关单位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品牌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四换三名”等工作,以“品牌强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各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持续推进品牌培育、品牌价值运用、维权执法等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推动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促进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作用。到2018年,我市实有市场主体16.17万户,累计注册商标42229件,“公牛及图”“XINHAI新海”等20件商标被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完成专利申请量10291件,其中发明申请2345件;获得专利授权量7122件,其中发明授权442件,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08件。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大商标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
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网络、法律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5.10”中国品牌日系列宣传活动,经常性“你点我讲”商标品牌巡回讲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巡回讲座,印制知识产权宣传资料等宣讲品牌知识,着力提高全社会品牌意识。鼓励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全市商标注册量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制订完善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各级品牌培育库,细化培育措施,跟踪推进。引导鼓励企业重视自主品牌培育,“公牛”“方太”等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品牌,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如市工商联以弘扬慈商精神为抓手,引导企业品牌发展,在慈溪日报开辟专题专版栏目,同时充分发挥“风云慈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宣传作用,积极营造品牌创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推进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市经信局将企业智能化改造政策列入《关于加快慈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十条意见》,对设备、执行软件(MES)及相关数据采集等投入分类给予分类奖励;积极组织开展宁波市优质产品目录申报工作,今年以来已有56家企业申报,其中第一批30家已纳入宁波优质产品目录。二是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市科技局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利导向,奖励职务发明创造,加快推进以发明专利为主体的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强化创新项目支撑,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扶持企业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技术的产业化。健信核磁、中大力德、慈兴轴承、金凯机床等11家牵头承担项目,入选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争取项目经费近8000万元。
(三)重视人才引育工作,促实体经济新活力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助推企业创品牌、促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市人才队伍总量达22.6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180人、专业技术人才8.76万人、高技能人才4.2万人。一是制定出台人才发展新政。围绕省内“领先”“率先”的要求,在十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包括“上林英才”计划升级版、“三个最高1000”政策、上级“万人计划”“3315计划”人才全面配套政策、城市经济发展亟需高端人才引进专项政策、面向全职来慈创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三个5万元”的普惠性政策等等。二是着力激发企业用才引才主体积极性。我市探索实行以薪酬为主要依据的企业人才评价办法,计税年薪连续两年达到30万元、50万元的人才,可分别参照硕士、博士享受子女入学等人才服务政策,明确对现行评价方式难以界定的“偏才”“专才”和企业实用型人才,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或镇(街道)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可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对新引进到企业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才给予每月最高2000元、最长两年的津贴补助,并且健全后续培养、激励机制。三是优化强化企业人才服务保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统领人才服务工作,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制机制,选优配强服务工作力量,强化医疗、教育、住房等服务资源保障,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制订出台“一体化服务12条”,着力为各类人才在慈创新创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全程式”服务。落实人才安居工程,自2006年启动实施人才公寓政策,累计出售人才公寓产权房1108套。
(四)支持本地品牌,促进自主创新发展
市资源交管办贯彻落实宁波市《关于促进自主创新进一步改进政府招标采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各业主单位在国有投资施工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中应优先采购列入《宁波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和《宁波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的慈溪产品,同时,引导符合政采云平台“网上超市”商品类别的本地企业加入网超供应商。市公建中心按照《慈溪市政府投资工程材料参考品牌库管理使用指导意见》,对承建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原则上在参考品牌库内选择,选择3个及以上同档次、经济和技术指标相当于的品牌,并优先选择价格合理、品质合格的宁波市自主创新产品和优质产品。同时,制定出台《慈溪市公共项目建筑中心(局)建设工程主要材料(成品)、设备品牌选用管理办法》,已优先推荐选用宁波和慈溪的优质本地品牌,如公牛、清风等。
(五)破解要素瓶颈,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着力保障小微园项目用地指标,建立融资抵押“绿色通道”,加快推进小微企业集聚建设。一是优先保障小微园用地需求。特别是2014年后从每年的用地计划指标中,专项安排5%用于保障小微企业用地需求。二是建立融资抵押“绿色通道”。出台《关于开通企业涉融确认(抵押)绿色通道优先办结方案(试行)的通知》,对于我市上市和拟上市挂牌企业、百强和纳税百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创新型初创企业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开设专人专窗提供受理审批服务,并承诺1个工作日办结,同时,逐步扩大企业受益面,对未符合上述类型但需要紧急融资的企业,推行“绿色审批”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模式,积极探索抵押登记业务“跑零次”。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继续积极开展商标品牌战略宣传活动。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宣传指导和政策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资源聚合力、创新成果支撑力、新兴产业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吸引力“四力”提升,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针对我市注册商标数较多,但商标使用少,有影响力的品牌更少的特点,充分发挥媒体的喉舌和传播作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宣传工作体系,形成支持地方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商标品牌培育,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建立商标品牌管理机制和自我监管机制,推动企业在商标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四大体系建设方面的全面规范。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 慈溪行动和智能制造,今年将启动新一轮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智能制造改造“两个全覆盖”。深入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努力提升自身技术引领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和其他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开展慈溪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坚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实施标准引领工程,增强企业标准创新能力,抢占标准话语权,实现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三是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成立品牌推进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品牌工作的统一指导服务,设立统一的品牌基金,统筹一、二、三产业政策措施,推进土地、技改、税收、财政等方面向品牌企业倾斜,引导和助推产业、企业、产品向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制造业品牌优势,不断提升品牌软实力,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强化服务业态和行业品牌建设,鼓励涉农企业、经济组织运作农产品商标,大力推动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对传统老品牌和老字号鼓励争创品牌商标,不断提升老字号商标品牌价值,并加强使用管理和执法保护。
四是完善要素市场机制,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在人才方面,开展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行动,以实施“智团创业”计划等为载体,支持海外留学人员、科技人员、民营企业家以及创业者携带优质项目、团队、资金创办创新型初创企业;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实施人才新政,建立和完善上级政策衔接配套、本级重大引才专项、评价创新机制等三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上林英才”计划升级版、“泛上林英才”计划,打造环湾智能经济人才大走廊,统筹解决各类引进人才子女的入学、家属就业、住房保障问题。在建设用地方面,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统筹管理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园项目纳入当年项目储备库,统筹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历年批而未供土地、存量盘活挂钩指标,优先保障小微企业园建设用地。在金融方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天使投资引导项目资助,试行股权有偿资助,推进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加快科技信贷池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产品研发责任、新产品试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等科技保险业务;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慈溪计划,鼓励创新型企业在新三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等挂牌融资,推动优质科技企业在中小板、主板及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破解要素瓶颈,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周胜杰 联系电话:63026415)
慈溪市市场监管局
201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