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700XM/2019-46897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规划编制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与能源综合类

发布日期:

2019-09-24

成文日期:

2019-09-2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龙山所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批后公示文字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龙山所村村域范围,综合考虑龙山所所城保护和风貌协调,将村庄周边协调区域纳入规划范围。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近期为2017-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价值评估与保护等级范围

1、价值评估

(1)村落选址与自然环境特征:临海筑城、所村一体。

(2)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方形的传统格局、传统的街巷空间、多元的院落格局。

(3)传统建筑特征:以清末民初建筑为主,是浙东民居的典型代表,并按历史文化价值分为文保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几大类。

(4)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城墙遗迹、护城河、古井、古亭、古刹等。

(5)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传说、卫所文化、抗倭文化、移民文化、古商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6)核心价值:

所城格局:龙山所城墙遗迹、护城河犹存,十字大街、田形格局分明,是目前浙江省所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所城遗址之一。

古村聚落:龙山所村留存有大量的古屋、古街、古井、古亭、古刹及其历史传说,是浙东民居的典型代表。

历史文化:卫所文化、抗倭文化、移民文化和红色文化是龙山所村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7)保护主题:以古村保护为出发点,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打造浙东明代卫所典范、宁波历史文化名村和慈溪市休闲旅游基地,努力形成“名起明城廓,勋著御倭魄”明代抗倭所城品牌。

2、保护等级范围

(1)核心保护范围:规划对龙山所村进行整体性保护,将历史遗产连续集中的区域划为核心保护范围,包括朱祖燮故居核心保护区、方氏恒德堂核心保护区和龙山所城墙遗址核心保护区。朱祖燮故居核心保护区包括以朱祖燮故居、徐家、老朱家和董家等古建筑群,面积1.21公顷。方氏恒德堂核心保护区包括方氏恒德堂、朱家勤德堂、郭家老屋和廿八间等古建筑群,面积0.72公顷。龙山所城墙遗址核心保护区包括所城城墙遗迹,面积3.83公顷。核心保护范围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的保护措施进行严格保护。

(2)建设控制地带:核心保护范围外划定一定范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具体范围北至规划横四路,西至龙瑞路,东至东护城河,南至南护城河,面积约27.74公顷。按照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在此范围内的新建建筑或建筑整修,必须服从“风貌协调”的原则,在建筑高度、风格、形式以及建筑色彩上与传统建筑风貌协调。

(3)环境协调区:为最大限度保护龙山所村的整体历史环境景观,将龙山所村整个村域(包括东门外村、西门外村部分区域)范围除核心保护范围以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区域划入环境协调区,具体范围北至绕城北路,南至329国道,东至龙吟路,西至龙裕路、纵四路,总面积119.09公顷。区域内建设用地以控制规模和协调建筑风格、颜色、体量为主;以保护古村山水格局、保护周边田园环境为目的。

三、古村保护规划

1、整体风貌保护

(1)保护龙山所村城河环绕、溪水潺流的自然格局。

(2)保护龙山所村街巷幽静、庭院雅致、建筑媲鳞的历史古村风貌。

(3)保护龙山所村以十字大街为中心、以城墙遗迹和护城河等为联系、以朱祖燮故居、方氏恒德堂等为节点的“街-巷-院落”的空间组织特点。

(4)保持所城入口的开放性,预留开放空间,限制建筑强度。

(5)保护各组团、院落的边界、规模和肌理特征,用绿化空间强化组团边界,防止建筑的无序蔓延。

2、自然环境保护

(1)水系保护:包括护城河、所城内部水系、水塘、古井的位置、走向,依附于水系的河埠头、洗涤石、井台等构件,以及溪流断面、周边环境等。

(2)农田保护:主要包括329国道以南和绕城路以北的农田。

3、传统街巷保护

保护以十字街、仓前街、廿八间弄和其余街巷相连的网络状的街巷结构。

传统街巷保护一览表

序号

街巷名称

起讫点

宽度(米)

长度(米)

1

十字街东路

环城路

4.0~5.0

560

2

十字街南路

环城路

4.0~5.0

500

3

二十八间弄

十字街南路

1.5~3.5

120

4

腾家弄

十字街南路

2.1~3.2

180

5

仓前街

环城路

1.9~3.5

150

6

董家弄


1.5~2.6

120

4、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规划

对不同类别的建(构)筑物分别实行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

(1)保护:保护的对象主要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点,共3处,包括慈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所城墙以及文物保护点凤湖中学旧址和朱祖燮故居。建筑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等的要求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并进行保护,保护建筑面积总计1773㎡。

(2)修缮:修缮的对象主要为历史建筑和拟推荐为历史建筑的传统建筑,共9处,主要包括方氏恒德堂、朱家勤德堂、郭家老屋、朱家老宅、董家老宅、虞家老宅、蒋家老宅、藤家老宅、廿八间等。对于历史建筑,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修缮;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在保持建筑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与色彩的前提下进行修缮,保护建筑面积约7182㎡。

(3)改善:主要针对传统风貌建筑。在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维护、修缮、整治、改善内部设施,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4)保留: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作为保留类建筑。

(5)整治改造:对那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其他建筑,采取整治、改造等措施,使其符合历史风貌要求,具体措施包括净化、优化、完善等。

4、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历史环境要素共四大类,包括埠头、古井、古亭、古刹等。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一览表


名称

年代

特点及现状

备注

古城墙

龙山所城墙

明代

城高2丈5尺,宽2丈,城墙断面应呈梯形,城脚底宽亦为7米


护城河

龙山所护城河

明代

城外开挖宽近20米的护城河,所城未设水门,目前,北护城河河东护城河保存完好,南护城河西段河西护城河已经北填埋。


古井

朱祖燮故居古井

民国

圆形,直径一米


仓前街古井

民国

圆形,直径一米


董家老宅古井

民国

圆形,直径一米,现已废弃


公园弄古井

民国

方形,直径一米


沙家弄古井

明代

井方形,井台一米,为青石砌成,现已废弃


毛家弄古井

民国

圆口,直径一米,现已废弃


古亭

南门凉亭

近现代

为东西向五架四间开放式凉亭,为旧时通衢要地。

三普登记单位

古刹

永乐寺

明永乐年间

原本共有五间三进大殿,山门朝北,规模较大,两边有小屋数间。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传承龙山所村的卫所文化、抗倭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古商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览表

类别

项目名称

展示途径与场所

备注

抗倭文化

戚继光“龙山之战”

旅游接待大厅


移民文化

卫所屯兵

乡风文明馆


宗教文化

祈福活动

永乐寺


民俗文化

做寿、婚娶、拜年、端午等传统礼仪活动

文化礼堂

如春节包元宵、中秋自制月饼送爱心、重阳敬老等

传统手工技艺

酒酿

设立门店,进行工艺展示、展销等。


四、古村发展规划

1、发展规模

至规划期末,龙山所村规划人口达3000人左右,规建设用地规模30.72公顷(除去镇级用地)。

2、空间规划

规划形成“一所两轴四片多点”的村庄结构:

“一所”:为龙山所城;

“两轴”:依托十字大街形成的古韵风情轴和山海风情轴;

“四片”:即风貌协调片、村庄发展片、休闲农业片和生态涵养片;

“多点”:为门户节点,景观节点等。

3、道路交通规划

(1)道路等级划分:规划形成外部道路、内部车行道路、内部步行道路三级道路系统。

(2)停车场配套:规划设置公共停车场2处,分别为永乐寺北侧停车场和北门入口停车场。

4、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规划形成“一环双轴三区多点”旅游空间格局:

一环:环城墙遗址公园;双轴:十字大街特色风貌轴;

四区:朱祖燮故居片区、朱家勤德堂片区、卫所文化主题片区、凤湖文化主题片区;

多点: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节点。

(2)旅游线路规划

近期游线规划:十字街和古镇水街线路;远期游线规划:环城旅游环线。

五、规划实施

1、近期(2017——2020年):

对朱祖燮故居和凤湖中学文保点、方氏恒德堂历史建筑、朱家勤德堂和老朱家传统风貌建筑等进行修缮、改善;对十字街等进行立面提升;对藤家河、董家河的环境与风貌进行整治、改善;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启动村落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提升龙山所村旅游服务功能和接待水平,加快民宿发展,促进其社会经济和结构转型。统筹安排七大重要项目。

2、远期(2021——2030年):

修缮古村民居建筑,拆除、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围绕卫所文化,打造所城遗址文化公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开发古城旅游、民宿体验等;增加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控制旅游人口容量,严格监管,保证旅游品质;全面开展龙山所村的节庆旅游及特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