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文广旅体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机构改革与机制创新两手抓,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夯基础强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完善体系,提升效能,群众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9个镇(街道)图书馆通过宁波市三星级评定,周巷镇图书馆获评五星级。“五个百分百”建设有序推进,成立浒山、宗汉等8个文化馆分馆,建成“城市书房”5家。文化惠民量质双升,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千人歌咏会、上林之韵新春音乐会、第七届戏曲演唱大奖赛、第十七届十大青年歌手大奖赛和元宵节广场演出等高水准群众文艺活动,“一人一艺”全市艺术普及人口综合参与率达80%以上。开设“四百文化” 102场次,受训学员1万余人次,“慈图展览”“三北讲坛”56场次,接纳群众3.3万人次,全年完成送书下乡1万册,送电影下乡5200场,慈溪大剧院高水平文艺演出67场次。
优先保护,注重利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新发展。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超34万人次,上林湖越窑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荷花芯窑址探坑加固和排水改造、后司岙窑址保护棚桩基施工等基本完成。虞氏旧宅实施3A级景区改造提升,锦堂学校旧址保护修缮完工,两处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方案送审。非遗发展呈现薪火传承,组团参加甬上风华、阿拉非遗汇,开展“2019非遗在我身边”展演展示、“慈溪青瓷大师作品珍藏展”等活动,开设“非遗慈溪”“我与非遗的故事”“听你说瓷”等科普活动156课次,学员6000余人。王耀国、孙迈华入选2019宁波非遗“薪火计划”中青年传承人。
强化互动,扩大交流,地域文化传播迈上新台阶。文化交流迈出新步伐,与和氏璧基金会、圆明园遗址公园联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之秘色瓷启动仪式暨和氏璧艺术基金会全球发布会”。开展山海合作和东西部扶贫文旅走亲活动4次。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与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缔结友好馆。瓯乐解码奏出新华章,开展“青瓷瓯乐传播年”系列活动,青瓷瓯乐亮相广东卫视《国乐大典》、CCTV《风华国乐》等重磅节目,赴捷克参加“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展”开幕式,赴乌兹别克斯坦第十二届“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圆满完成良渚申遗系列文艺演出创作,《听·瓷》获评第21界上海国际艺术节“走出去”优秀剧目。市青瓷瓯乐团进入保利华东院线,与浙江音乐学院建立院校合作机制,影响面不断提升。
二是抓身边优供给,全民健身工程取得新跨越
公共体育设施增量扩容。项目争先积蓄新动能,宁波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落户我市,慈溪市全民健身中心前期规划及土地申报有序推进,谋划体育小镇,全年实施新建小区配建体育设施工程2个。设施争优展现新形象,全年共列入宁波市体育惠民工程1项,完成省级体育小康村提升工程12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片、游泳池1座、镇级体育休闲公园1个。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体育场地统计调查,2019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3平方米。场馆开放释放新能量,新增第三方托管体育场馆开放学校2家,全市累计接纳健身爱好者175.6万余人次,市体育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接纳健身爱好者2万余人次,市体育场接纳15万余人次。
体育服务载体多头并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浙江省生态运动会暨慈溪市首届农民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全年举办“登高健身大联动”等基层群众性体育赛事265场,累计参与人数达22.6万人次。我市获得浙江省生态运动会优秀组织奖。科学健身指导形成常态,开展国民体质测试与医疗健康体检结合试点工作,完成样本测试5200个,青少年暑期体育公益培训1200人,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5期,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20人。体育组织建设有效延伸,推动体育协会规范化建设,实现市级单项协会年检通过率达100%,业务考评合格率100%,设立晨晚练点429个,拥有体育团队179个,体育骨干1950人。11家协会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竞技体育基础稳步提升。圆满完成宁波市运会各项任务,实施宁波市首届全民运动会参赛选拔“市镇村”三级大联动,重点开展围棋、瑜伽等25项基层选拔活动,组队参加宁波市总决赛38项,相继承办龙舟赛项目、无线电测向项目总决赛和宁波市少儿运动会开幕式,我市获得宁波市首届全民运动会暨宁波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和综合金牌总数第六名。体育大赛获奖成果斐然,石智勇在亚洲举重锦标赛暨2020年东京奥运会资格赛获得三枚金牌在世锦赛包揽三金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徐红在2019年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印度站)斩获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季军,冯思璇在亚洲射击锦标赛青年组中获个人第三并勇夺团队冠军。我市获得“全国围棋之乡”“浙江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
三是谋全域创示范,文旅融合发展初现新活力
抢抓机遇,全域旅游创建谋开篇。与市交通集团就全域旅游交通共建开展深入合作,签订慈溪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协议。强规划精扶持,编制完成《慈溪市重点区域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慈溪市民宿发展规划》《慈溪市全域旅游规划》。2018年度文化旅游产业扶持资金补助75家企业,共计860万。博洋智谷文创消费园区申报宁波市文创消费专项资金,宁波酷尔皮划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宁波体育产业专项资金,启明健身有限公司申报省专项资金。促规范提品质,启动达蓬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进鸣鹤古镇创建4A级景区,五磊山风景区完成3A级景区改造提升,创建A级景区村21个,其中3A级1个,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15座。千峰翠青瓷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基地,环创中心明月湖成为宁波市级特色街区休闲旅游基地。新增周巷军喜、潘岙丹橘、鸣鹤听涧等精品民宿3家,鸣鹤古镇民宿群成为宁波市级民宿休闲旅游基地。
撬动资本,文体产业展现新势头。抓项目引资本,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建成投用,后茅山微度假旅游区启动,全年落户重大文旅项目11个,总投资31.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38亿元,其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竣工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1个。办会展增消费,举办2019宁波文博会慈溪分会场活动,推出“青瓷丝茶诗画江南”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项活动,吸引上海、宁波等游客3万余人。组织300余家企业参加2019年文化体育旅游惠民消费季,举办“文旅嘉年华”等专场16次,发放惠民补贴30余万、惠及群众8.9万人次。4家单位获得2019年义务文交会展会金奖。
深耕细作,宣传推广焕发新势能。强化媒体宣介,引入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体育赛事10余场,植入“秘色瓷都,智造慈溪”城市形象元素,通过新华社、CCTV5+、中国新闻、新浪新闻、虎扑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实况转播、线上直播。杨梅节等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推出上海—慈溪电台双城寻访之旅、“赏味慈溪”媒体达人夏季采风,邀请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城市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整合市场营销,与央视10套合作拍摄《味道》纪录片,与《阿拉旅游》《上海旅游时报》合作,编印《阿拉旅游慈溪特刊》1万册,推出“品慈溪味道,探青瓷文化”等上海媒体采风活动。完成杭州、宁波等主要客源地交通场站慈溪文旅整体形象广告投放,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公共区域实现旅游宣传触摸屏及旅游宣传广告投放全覆盖。沪慈旅游直通车全年发送50班次,游客达4000余人次。提升服务品质,完成全域旅游质量服务中心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慈溪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迁址鸣鹤古镇游客中心,目前,共有10家旅游咨询服务分中心(点),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整合梳理旅游线路,开通“红色巴士”,推出“初心之旅”线路5条,“四季精品”游线50条。越窑青瓷和虎头鞋获评首批省非遗优秀旅游商品。
四是抓改革增实效,行政执法体制呈现新气象
着眼群众办事“零跑腿”,行政审批改革改出成效。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划入原旅游部门事项2项,划出新闻出版、电影审批事项24项。按照“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要求,全部事项实现“零跑腿”。完成颗粒化事项认领,网上办实现率100%、掌上办实现率100%、跑零次实现率100%、即办事项比例100%、材料电子化率100%、办理结果提供电子证照实现率100%,审批事项平均办理天数比法定时限缩短96.5%。
守住行业领域“安全线”,市场管理水平打开新局面。围绕平安市场、文明市场建设主线,开展“保健”市场乱象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治理、消防安全大检查、旅游市场执法检查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73人次,责令整改23家次。创新文化市场绩效考核机制,强化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优化市场环境,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加盟;市娱乐行业协会联合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有效化解KTV曲库“小产权”起诉纠纷;市旅游协会开展导游风采大赛、文明旅游提升工程。
保持打击取缔“严态势”,综合行政执法建立新模式。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改革,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成立,转入“局队合一”管理模式。推动“掌上执法”试点改革,完成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认领,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局领导随队检查制,督导镇(街道)每季度开展不少于一次的联合执法检查。2019年度共出动检查人员2843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4887家次,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镇(街道)开展执法检查33次,办理案件36件,停业整顿1家次。
五是抓规范提效能,纪律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出成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文件精神,制定并印发《中共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扎实有效地做好规定动作,并结合实际做好自选动作,全系统各窗口服务单位充分发挥自身服务优势,推出红色主题展览、红色电影展演、红色精品游线、红色公交专线,为全市主题教育做好服务保障。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印发《2019年党建工作要点》,新组建市文广旅体局机关党委,局机关建立3个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党建园地、党员之家建设专项检查,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制度建设促规范。完善权力运行,印发《党委工作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切实强化党委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完善内部管理,分解全年重点工作69项,建立对局属单位年度考核办法,印发《机关日常管理若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等文件,实施月度工作对账,深化“三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强化机构内部高效运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印发《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计划》,开展法治政府建设集中宣教活动,推动公务学法用法,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推动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作风建设强担当。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践行清廉机关建设,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实施“零容忍”,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调整领导班子联系局属单位制度,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形势式分析研判,全面推动“一岗双责”落实,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奉献担当”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组织实施“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参观宁波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专题展,排查廉政风险点59项,全年开展作风效能专项检查56家次。严格落实干部管理,强化局属单位外出学习考察备案审批和局属单位负责人外出报备制度,严格做好出国出境证照集中保管,严把出国出境审批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