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慈溪市发改局获悉,通苏嘉甬铁路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10月中旬,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大桥院)的钻探船到达预定海域,将一个重约3吨的将军锚抛入杭州湾海面。随着将军锚缓缓沉入海中,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详勘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铁路跨海大桥取得实质性进展。据了解,铁路杭州湾大桥工程是通苏嘉甬铁路线路重要组成部分。
中铁大桥院项目负责人王晓海表示,勘察施工队伍于今年8月底进场详勘,这次详勘是在去年8月份地质勘察初测的基础上,详细查明桥址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重点勘察对设计方案起控制作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初步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达到设计需要。此次海域地质勘察工程采用水上钻探的方式,合计海上勘探点数量为408个,施工作业周期6-8个月。
通苏嘉甬铁路宁波段于去年4月初至6月底完成了现场初测工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9月底中国铁设和中铁大桥院联合体勘测项目队再次到达慈溪,开展项目的定测工作,为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冲锋陷阵。中国铁设项目负责人李洋表示,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国庆中秋前夕,中国铁设测绘院“战狼”青年突击队的精英自四面八方集聚慈溪,每天高强度工作,只为更好地完成任务。
通苏嘉甬铁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途经苏州市、嘉兴市,跨过杭州湾后于慈溪登陆,进入宁波市境内。全线正线运营长度为310.381公里,包括新建线路长度301.308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166.142公里。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汾湖、嘉兴北、嘉兴南、海盐西、慈溪、庄桥10座车站。浙江段途经嘉兴市(嘉善县、南湖区、经开区、秀洲区、海盐县)、宁波市(慈溪市、杭州湾新区、江北区、余姚市)。
慈溪境内共计54.29公里,其中市本级36.4公里,高铁在杭州湾南岸登陆后向南行进,在坎墩街道北部设慈溪站,出站后继续向东继而折向东南,途经桥头、观海卫、掌起等镇后折向南穿越山区至宁波市西北侧,于慈城镇北侧通过,跨越萧甬铁路、杭甬客专后引入庄桥站,之后利用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工程至宁波站。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位置在现有的杭州湾大桥西侧,跨海段总长约29.2公里。
通苏嘉甬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之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缩短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与宁波都市圈、宁波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项目在慈溪市设站经停后,将慈溪与上海、宁波、苏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快速连接,服务广大慈溪市民,大大减少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实现慈溪至苏州、上海“1小时交通圈”,使慈溪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进入“高铁时代”“前湾时代”“长三角一体化时代”;还将全面融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4小时交通圈”,为慈溪努力在建设“重要窗口”中走前列当标兵增添新动能、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