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浦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通过统筹规划、高效管理,奋力把新浦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创建成宁波市文化示范区。
目前,新浦已建成文化广场公园、葡萄主题公园、体艺馆、戚天法文学艺术馆、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教育学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形成“两园两馆两站一院一中心”文化展示平台和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群众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17个行政村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谈到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举措和方向时,新浦镇相关领导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以此为起点,以省文化强镇创建为目标,打响海地文化、海韵文化、群众文化三张名片,并将拉高标杆、改革创新,让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葡”为媒,打造海地文化品牌。新浦素有“江南吐鲁番”美誉,是宁波市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的葡萄生产基地。该镇依托葡萄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成功将“新浦葡萄节”升级为“慈溪葡萄节”。今年以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开展慈溪市第十五届葡萄节暨新浦镇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活动、葡萄文艺节演出、“印象新浦”摄影大赛、葡萄采摘体验活动、葡萄园创作采风活动、“葡”写爱乐章青工交友联谊活动等四大类20多个系列活动,为群众和游客精心烹饪文化盛宴。占地面积100亩的新浦葡萄主题公园是一处集葡萄生产、新技术示范、文化宣传、休闲健身、观光采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葡萄文化实践基地,自2016年7月对外开放经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
以“浦”为介,传承海韵特色文化。新浦镇拥有全慈溪最长的11公里黄金海岸线,海塘和滩涂资源丰富、保留完整,其围垦文化、海塘文化、移民文化、水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市围垦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围绕“围垦+”开展各类民间节日和传统群众文化活动,“邻里一家亲”、“元宵喜乐汇”、戏曲展演、送福送春联、我们的“村晚”等内容丰富,融入海塘印记、围垦故事、本土传说、民间故事等文化元素,让群众感受昔日豪情万丈的围垦壮举,弘扬前仆后继、艰苦卓绝、奔竞不息的围垦文化精神。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创新“非遗+旅游”“非遗+专业基地”“非遗+生活”,省级非遗“上林湖传说”、宁波市级非遗面塑、慈溪市级非遗——剪纸分别在新浦镇中心小学、六甲村、双庆浦村设有非遗传承基地。优化“公益+”文化服务项目,自2012年开始,坚持开展“三下乡”公益文化惠民活动,每年“送影下乡”近200场,送戏和文艺演出50余场,2016年至今已陆续赠送图书1500余册、广场健身舞音响17套,让公益文化下基层,进入千万百姓家。
以“朴”为本,引导群众文化共创共享。草根队伍强基础,新浦镇围垦文化、海塘文化源远流长,海塘修筑培育新浦儿女垦荒踏浪、自强奋进的韬略和勇气,积淀浓厚的草根气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立50余支村级草根文化队伍,吸纳骨干队员近1000人,培养具有新浦韵味的才艺达人,每年开展各类形式的惠民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吸引观众4万余人次,充分展示新浦草根文化的多彩与魅力。这些由村民自发组成的文艺团队活跃于慈溪沿海地区,把文化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重点培养提品质,全镇现有镇级文体队伍15支,骨干队员近400人,成为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三团三社”挖掘培养众多文化艺术人才,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均有不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