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朋友圈的代餐品 你为它买单了吗

发布日期:2020-11-26 10:58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增加饱腹感”“不用节食,健康减肥”“一瓶代餐奶昔扛饿五小时”……近段时间,主打低热量、健康、饱腹的代餐产品在年轻群体中风靡,成为不少爱美人士青睐的时尚减肥新宠。代餐产品到底有多火?是否真如宣传所言“低热量又营养均衡”?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每个工位人手一罐 代餐食品受追捧

“现在代餐产品特别火,我的朋友圈经常看到有人在发,直播间也有很多主播推荐,所以我就买来试试。”市民徐女士最近在“WonderLab旗舰店”的微信小程序上购买了一款代餐奶昔,她告诉记者,因为平时要照顾孩子所以很少运动,但节食减肥效果又不明显,正好微信有推送,就买了一些准备试试效果。

那么,什么是代餐食品?代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替代正餐的食物,将各类营养物质“浓缩”成固态或液态供人体消化,常见的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饼干等。一般人一餐的热量摄取量在600至900千卡,而代餐食品则可以将热量控制在50千卡左右。人体热量摄取量大量减少,进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像徐女士这样想要通过代餐食品减肥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刘小姐接触代餐食品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购买过代餐饼干和代餐奶昔。她告诉记者,自己办公室的年轻女孩子几乎人手一罐代餐奶昔,“奶昔味道很好,吃完饱腹感很强,很多人都是冲一杯代餐奶昔就当晚餐,吃的东西少了自然能减重。但我也不多吃,一来是花销比正常吃饭大,二来也怕吃多了不健康。”

代餐产品五花八门 医生建议别“盲信”

记者询问了我市几家销售代餐产品的药店发现,线下门店代餐产品的销量并不好,销量较好的一家月销量也仅在10罐左右。店员告诉记者,大多数顾客都是网上下单来不及才找线下门店临时“救急”的,并不会在线下大量购买。

而在电商平台上,输入“代餐”进行搜索,代餐产品品牌繁多、种类多样,除了常见的代餐奶昔、代餐粉、代餐饼干,还有魔芋蛋糕、即食鸡胸肉、坚果能量棒等代餐食品。在广告宣传上,都会宣称产品营养成分丰富、低热量,食用后有强烈饱腹感,可有效减轻体重,有些甚至还宣称产品具有调理身体平衡、降血脂等功效。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月销量较高的一款代餐奶昔达到了9万+。

面对品类多样的代餐食品,消费者在选择时常感到一头雾水。号称健康饱腹的代餐食品到底是否营养安全?能否长期食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代餐食品的强制性标准,中国营养学会最新颁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仅作为行业参考标准。

记者也咨询了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余可爱,她表示,代餐产品方便评估热量,出色的饱腹感在减重过程中的确有效,但代餐产品的质量和营养配比良莠不齐,市民不能盲目相信商家宣传,购买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营养标签。“当然,代餐产品肯定不能和均衡正常饮食摄入的营养相提并论,只能阶段性控制饮食,不建议长期食用。”

此外,市民购买时除了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外,最好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各方面检查,确定没有相关禁忌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