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逆行突破、加速爆发!战疫期间慈溪医疗器械产业如何化危为机
发布日期:2020-03-23 15:21信息来源:慈溪发布字号:[ ]

着力破解“一罩难求”困局,保障市场供应,慈溪民企集体行动,从蓝禾、汉科率先节日加班加点生产,到拓胜汽车零部件、中密新材料、和平鸽、金格奥、舜业转型抢先机,全市13家生产、新上和计划新上口罩的企业,其中有9家转型而来。

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口罩生产线

2月29日,逍林拓胜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试运行,日产口罩可达6万只,解决周边中小企业“双复”的“稀缺”,成为我市转产口罩企业中,率先实现量产的企业。从2月5日拍板生产产品,25天完成了转产,创出了转产口罩的“慈溪速度”。随着15条生产线陆续到位,口罩日产量预计达将到150万只。其中4条口罩机生产线,由慈星在东莞的控股子公司中天自动化生产,已交付2台。

拓胜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

3月9日,宁波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内的中密新材料量产。据了解,这是省内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口罩生产装备之一,一期系统产能高达每分钟240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原料及工艺均按医用级标准,日产量将达到38万片左右,年产1亿个一次性防护口罩。

“防复并举”两手抓,化危为机抢抓市场先机,吹响逆行爆发集结号,慈溪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广慈总经理徐仲棉接受采访时表示:

“站在防疫阻击战‘前哨’,激发了产业的巨大作用和市场潜力,全社会对产业认知度发生着由‘难做’‘做不大’到‘必须做’的逆转,产业利好信息不断,医疗产业的春天提前到来,需求爆发式增长将指日可待。”

目前,协会内46家会员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化危为机 行业担当

站在疫情防治、基本救助前列,化危为机,行业担当。除了防护口罩,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CT拍片机、呼吸机、防护手套、消毒液、温度计等防控物资都加速发展。新海集团子公司宁波华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省发改委列为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从1月27日就开始给各大医院紧急发货并获得10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集团参股的极派生物仪器收到合作方紧急电话:因武汉疫情,需要临时提供一批用于病毒检测实验用耗材,送达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经紧急召集,已经放假的主要岗位人员1月28日前全部返岗,并按质按量完成10万套生产任务。

今后我市医疗器械产业还将在重大疾病防控、地质灾害救助、生命抢救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支撑作用。

逆行突围 抓住产业爆发大机遇

战疫逆行突围,抓住产业爆发大机遇。据了解,为解决医疗器械的紧缺,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企业转型扩产及时开展急需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研发。以抗疫为契机,为保障大众生命健康,国家出台了把防治重大疾病防控的医疗器械作为国家及地方的保障储备物资,把关系全民所需的医疗器械列入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领域。国家药监局、各省级药监局迅速开辟了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截至3月11日,全国共有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注册证216张,共有相关生产企业184家,分别因疫情防控应急审批共新增加175张、143家。全国共有医用防护口罩注册证119张,共有生产企业96家,分别因疫情防控应急审批共新增加66张、43家。我市有13家企业列入到国家急需的医用防护用品的生产,其中9家企业转型生产防护用品,获得注册证3个,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宁波汉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宁波英特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国家专项再贷款资金5240万元。

分享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