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下一代更懂垃圾分类

发布日期:2020-06-20 16:47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前,一堂“我是什么垃圾”的分类小课在横河镇相士地村村民杨小波家开讲,给大家上课的是该村垃圾分类督导员胡龙德。

胡龙德今年69岁,是督导员中最年长的一位。老胡年纪虽大,却是该村垃圾分类的“活宝典”。“不知道垃圾怎么分的时候,问胡龙德就行了。”该村干部胡银桥说,每当大家分不准的时候,总会向胡龙德请教,“他分得比年轻人准确,还非常热心,经常就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胡龙德告诉记者,垃圾分类为他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他也因自己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分力而感到自豪。为了分清垃圾类别,他花了1个多月时间学习,垃圾分类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为了让下一代更懂垃圾分类。”是胡龙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身为党员的他常常与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分类、指导分类,身体力行地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垃圾分类,让下一代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去年11月以来,垃圾分类在相士地村逐步推开,村里启动了垃圾分类督导员招募活动,胡龙德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自信满满的胡龙德没想到上岗初期就碰了壁,“那天晚上我在相士地南苑小区楼下督导,有位住户分类不准确,也不愿配合重新分类,反而抱怨我们瞎添乱、制造麻烦。”面对住户的不理解,胡龙德没有生气,反倒接过住户手中的垃圾,蹲在地上耐心分类起来,“垃圾分类虽然一时麻烦,却能造福子孙后代。”在桶边督导的固定时间段里,你总能看到一个带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人不嫌脏臭,弯腰认真地检查村民们的垃圾袋。为保证村民的分类准确率,胡龙德自带两个垃圾桶,让来点位倒垃圾的村民先将垃圾倒在桶中检查分类是否准确,经检查确认、二次分拣后再将垃圾倒入相应的垃圾桶。

看到胡龙德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帮他人分类,先前那位住户最终被胡龙德的热情与认真所打动,不仅做到了自觉分类,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从“嫌麻烦、不配合”到“主动自觉分类投放”,村民的改变让胡龙德十分欣喜,也更坚定了他助力垃圾分类的决心。“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我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类中来,我们也能做好下一代的榜样。”在胡龙德这样的老党员的带动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相士地村的垃圾分类氛围日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