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杨梅进入“社群营销”时代

发布日期:2020-06-03 15:20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慈溪杨梅甲天下,曾受制于保鲜、运输外销远销“走天下”难。如今却插上“互联网+冷链物流模式”翅膀远走高飞,打出了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下独特产品+高附加值的互联网品牌。2019年网络销售超过40万单,寄运单数和网销金额均居宁波市首位,已占慈溪梅农纯收入的25%左右。慈溪杨梅品牌价值也进一步水涨船高,高达12.06亿元。

在“互联网+”时代,社群几乎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开始尝试社群营销。以微信、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为载体的社群营销,正成为移动互联网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今年疫情防控常态下开新局,杨梅直播带货率先预热发力,抢占社群电商“窗口”期,5月22日,晓得哥晓得姐云带货,为市民带来“一年等一回”的慈溪杨梅,“好山好水好杨梅,原汁原味原生态”成为网红热词,从而拉开为期一个月的2020年慈溪市“梅好时光”网络杨梅节序幕。第二天,市农合联又继续帮助杨梅哥戚迪锋卖货,共销售杨梅1047单,近9万元。期间共收获5万粉丝,其中上海3万。

10年磨一剑,电子商务实至名归。慈溪杨梅电商宁波领跑,透过杨梅电商成长轨迹,市场主体作出引领性贡献,他们有80后大学生、慈溪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戚迪锋,90后大学生、戚源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戚军洋,慈溪杨梅出口第一人、春望杨梅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茅春苗。

1.0版:网上引流采摘游,培植新型消费群

戚迪锋毕业于浙工大物流管理专业,父辈是传统梅农。不安于银行安稳职业的他,早在2008年就注册电商网站,申请了域名。这一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戚迪锋网上引流,吸引了来自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采摘游游客上千人,其中一次性引来上海、江苏户外游小汽车队60-70辆。

采摘游游客成了新型消费群。消费群的变化带来了梅农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园区化精致型升级,园区内增加了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时,更加注重洁净、美观等生态环境营造。

慈溪“以梅为媒”待客交往的杨梅文化源远流长,每年杨梅节期间有赠送礼品杨梅的习惯,拉动着杨梅中高端消费。这种新型消费业态培植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靠“走出去”营销的窘境,可以“引进来”终端消费,足不出户网上卖杨梅。特别是2013年以后,由于礼品赠送消费市场结构的改变,开拓网上终端市场成了新选择。可以说,没有这一电商市场的率先引领性开发,就不会有2014年以来慈溪杨梅电商每年快速增长、遍地开花的骄人业绩。

2.0版+3.0版:互联网+冷链快递,让杨梅远走快飞

经过2008年-2009年网上引流,全国各地的杨梅新型消费群日益扩大。“杨梅快递”摆上日程,打通物流运输、包装“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势在必行,关键要解决冷链包装及成本。

戚迪锋又先行先试2.0版电商,于2010年开发第一代冷链包装雏形:2瓶冰矿泉水+10斤杨梅外加泡沫箱。同时,建造村内第一个冷库,预冷3-4小时延长保质期,可一次预冷800箱共4000多斤。采用冷库预冷+土法包装的杨梅快递,委托携程旅游、顺丰速运等投运到近距离长三角市场。

随着戚迪锋2012年第二代颗粒包装的成功开发,慈溪电商拥抱3.0版,慈溪杨梅通过航空托运,远走1000公里之外的北京、深圳、广州等全国市场。还在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建立服务机构,试行提货券,方便消费者购物平台提货。戚迪锋2013年销售达6000多单,销售额300万元。

2014年成为杨梅电商翻番增长拐点,2014年2万多单,2015年达4.63万单。这一年,受戚迪锋的启发鼓舞,戚军洋开始电子商务。凭着3万元积累做淘宝电商,采用顺丰冷链包装,当年销售额20万元,掘到了第一桶金。2015年做了3000单,销售额70多万元,感到大有可为,全部投入,注册了商标,入驻京东、天猫开网店,并成立了合作社,除自身100亩基地外,还辐射基地1000亩。

也在2014年,茅春苗首次尝试京东、淘宝、顺风、本来生活网,用“春苗”品牌电商销售额超过300万元;2015年“粉丝”一举超过5000个,线上销售远超线下,还在淘宝上自主开店,掌握一手客户资源。

从此,慈溪杨梅电商驶入高速道:2016年全市网上销售杨梅9.63万单,2017年销售17.1万单,2018年销售30余万单,2019年销售40余万单。

4.0版:培植新业态,品质为王打品牌

慈溪杨梅电商又快又好良性发展,有移动互联网下社群营销杨梅4.0版的大趋势时代感召、现代物流体系的日趋完善;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乘势有为、因势推动。2016年5月30日,市农合联与顺丰速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迈出杨梅电商网络营销提质增效新步伐。特别是2018年推出“慈农优选”七千年“慈溪杨梅”区域品牌形象以来,品牌盛宴持续上演,“品杨梅、游慈溪”深入人心,仅2019年杨梅节一个月,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再创历史新高。

慈溪杨梅电商又快又好良性发展,最根本的还取决于“两戚”、茅春苗等一批领头雁重要节点的把脉引领。

戚军洋做了两年纯电商后,2016年大胆尝试“线上订单引流,线下分级销售”模式:每单为4斤的普通杨梅20-30元/斤,中档50-60元/斤,高档100元/斤。线上低端拼价格,线下中高端做品牌!线上以普通型为主,平均140元/单,占据一半;线下中高档数量也占一半。物流运输、包装成本都为70元/单。

茅春苗收获的更有慈溪杨梅的口感、糖度、外观色泽和果形俱佳的品牌放大效应。“京东卖精品每斤57元,全国各地消费者反映相当于车厘子价格,能够接受。”茅春苗谈了他的电商经。此外,他还寻求包装创新,率先推出塑料筐、竹筐等新包装、纸箱精品包装等,适应电商所需。

电商新业态,助力供给侧改革,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不怕数量少,只怕品质差”成共识,乾炳村梅农通过控量提质,每株杨梅产量由200-300斤控制到100斤左右,每户年均收入达8万元,比5年前翻番。原产地标志、慈农优选品牌、专业合作社等正成为数字化品牌的显著标志。今年5月中旬,戚迪锋的“戚家山庄”、戚军洋的“雨淳”、茅春苗的“春苗”等32家单位成为“慈溪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单位。

“两戚”和茅春苗每年稳定在1万单左右,控制生产能力,保证品质。而在经营理念、业态、冷链包装技术上带动分享,其冷藏预冷、冷链包装制作技术和分级销售模式已广泛辐射到匡堰、横河、桥头、掌起,更远至丽水青田结对地区。目前,匡堰乾炳村已成为杨梅电商专业村,全村500多户梅农,6成以上开网店,以杨梅罐头、杨梅酒、杨梅干系列产品为主,还带动土豆、竹笋等自产自销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