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0487/2020-42769

发布机构:

坎墩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综合类

发布日期:

2020-06-05

成文日期:

2020-06-0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一辈子伏案劳作,坎墩有位80岁的雕花匠

发布日期:2020-06-05 09:58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民间有“百工百匠”一说,意味着每一种行当,都各有特定的老手艺人;也曾听到一种对“专家”一词的戏释:是一辈子在重复做着同一件事的人。

雕花匠属于木匠的一种,它是指以木料为主要材料,从中来加以雕塑工艺的匠人。日前曾听慈溪新浦的一位网友说,他的兄长是木匠但也会雕花,但绝大多数的木匠与雕花匠是分离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该行当在我们这一带几乎已失传了。

这位80岁的老人,至今思路还非常敏捷,加之在交流中也还健谈,这自然让我能更多地了解这门手艺带来了方便。

老人很坦诚,说自己没有拜过师,其经验完全是通过边干边揣摩而才慢慢积累起来的,属“无师自通”这一类的老工匠。

他说自己选择雕花这门手艺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是从1962年开始的。

而自学雕花这门手艺的念头,缘自13岁那年替人刻制的一枚印章。

纪康师傅说,这时的他没有师父的传授,全凭借着实样进行模仿的。

在我们这一带的雕花师傅,雕刻的量最多、也是最大众化的则是婚床上的装饰件,嫁妆中圆木桶类的装饰性把手、木家具类“马蹄脚”和“虎爪脚”,以及厨房间的庎橱门等。

据这位老师傅介绍,全坎墩的雕花师傅并不很多,当年连同自己也只有三五位,所以自己尽管没有在临街处开雕花店,但生意也并不愁。

除了家具雕刻外,只要能与他的刻刀沾上边的,这位老人样样都会。

青年时选择这一行业的诱发点是年少时刻制的一枚印章,于是刻制印章这一行当,他当作了自己的“相近专业”同样乐此不疲。

在他的一处工作台边上的抽屉里,放着全是他刻录的各类印章,其中很有特色的也为数不少。其中有枚菱形的牛角印,上面刻着“慈溪县坎西公社九大队胡济康雕刻证明章”就显得非常有意思。老人说:“济康”则是自己原先的名字,凡是自己替人雕刻过的物件上,能盖的都会加盖这个章印,一是表示我已很尽力,同时也权当为自己做了一次广告,希望老客户帮我介绍新客户。

讲到刻印章时,纪康师傅说:过去在他家后面的不远处有一个宰牛场,当时牛角也不那么值钱,只要自己一张口,对方也允许别人随便拿,因为牛角是刻印章的最好材料。

他介绍道,牛角靠头部的地方是空心的,而到了角尖部分则是实心的。水牛角要大于黄牛角,如要刻制直径大的印章取角尖部分,其他部位也可刻扁印。

他还说:牛角硬,刻起来难度大,因此收费也高些,如有人要便宜一些的,则取木头为材质,后来也有了刻塑料印章的。

而上述这枚印章,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这位师傅自己当年的“产品合格证明”。

尤其是当我接触了将要告诉您胡纪康这位80岁的老雕花匠后,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他不仅仅是位传统的雕刻匠,更是一位民间草根艺术家……

除了雕刻婚床装饰件、刻制单位与私人印章,还雕刻各类印佛蝶用的印板、制作蜡烛的模具、道士先生用的八卦印等等,同时还有用在凉亭、庙宇等建筑上的匾额、抱柱对联、走廊木结构中的人物造型以及菩萨的座位、佛桌装饰面板等的雕刻。所有这些,都能在他尚存的大量图案设计样本中一一得到印证。

只读过4年小学的他,能写得一手好字,“这是被自己的行业所‘逼’出来的。”老人笑言道。

这“圣、应、亭”三字出于老人的手笔。他说:西潮塘(现在古塘街道新潮塘村)要建造草舍凉亭,有人叫我刻一块匾,这是我当时用毛笔写好后再描出来的实样。由于当初也有“己已年五月十一”的落款时间,那雕刻的时间则应是在1989年。

纪康老人说,雕刻匾额还比较简单,如果雕刻建筑立柱上的长对联,则要难得多了,因为它是弧形的,所以需要先用多块木条拼接成环抱状后再在上面雕刻。他介绍道,这种生意早年也经常会遇到,其中在慈溪撤县设市那年,有人拿着杭州一位书法名家写的一副对联,让我为寺山公园的一座亭子雕刻过一副。

当看到有幅龙凤图案、上写有“福”“兴旺发达”字样的样稿时,老人介绍说:这是有位制作蜡烛的师傅,来定制木模板而自行设计的雕刻图案大样。这种蜡烛定向点燃在庵庙寺院中,高度约有1米,圆形的木模型,需要用好几块拼接而成,要雕刻得让浇铸好大蜡烛天衣无缝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诸多的印模中,有一只是八卦印。纪康师傅说指着旁边的标注说这是9年前逍林有一个叫孟再的道士让我雕刻的。那天他随手拿起一块印佛牒的模板介绍道,这是最两天刚刚完成的,正等待客户前来取货。

在与老人的接触中,每当他如数家珍似地拿起一只只印章、翻阅着一本本样稿时,我突然想到了老人一生中有多么的勤奋!老人现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为了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职业,至今依然在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