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下热门的“地摊经济”,周巷镇的做法是:坚持做到“放管服”结合,通过制定《临时交易点负面清单》,推动临时交易点规范化管理,部门联动强化健康证办理、噪音污染、垃圾清理等方面监管力度。周巷镇的做法,值得各地和相关部门借鉴,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服务方法。
大力激发“地摊经济”活力,一方面能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服务,让城市重新充满温馨的“烟火味”;另一方面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灵活就业岗位,不同程度地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使得消费经济更旺盛、更活跃,切实维护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在充分肯定发展“地摊经济”好处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不加规范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乱设摊影响交通和市民正常出行,环境脏乱差及噪音问题干扰居民生活,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可能存在隐患,等等。但是,只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规范和管理,再加上设摊市民自身的文明经营,这些存在问题不是不可以避免和解决,不应该成为不让摆摊、限制“地摊经济”的理由。
接下来,如何更好兼顾各方利益、倾听各方声音,确保“地摊经济”得到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对于“地摊经济”,我们既要转变思想观念并给予大力支持,也要切实防止出现“一放了之、放而不管”的现象。我们要坚持管理和服务两手抓、两不放,相关部门自觉承担起管理和服务职责,既要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更多、更便的设摊空间,还得出台具体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执法,杜绝乱设摊带来的负面影响。
“地摊经济”须放而不乱,才能有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好地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