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跟你们拍个合照吧。”援鄂的第52天,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2重症病区18床患者在康复出院前,主动向即将离开武汉的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护士提出最后一个请求。或许他看不到口罩背后的面容,却不会忘记那一串熟悉的姓名:高佳、冯琳琳、余雪风、胡龄之、姜志清、冯玲飞、鲁建娜、黄健俊、周丽燕、沈利芳……
白衣执甲,逆行伏“疫”。2月8日深夜,以高佳为队长的10名市妇幼保健院援鄂护理团队成员,同时接到医院党委的紧急出征任务,要求次日参加宁波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2重症病区。他们当中有90后,有二胎的妈妈,也有单亲妈妈;有负重后腰痛的,有80多斤骨瘦如柴的,还有刚刚调入医院的……他们,被亲切地称呼为“妇保十侠客”。
2月9日晚,他们和全国各地的援鄂医务人员一起落地武汉;2月10日早上7点,几乎整夜没睡的他们收到了重症患者诊疗方案,又开始进行相关培训。“在武汉的每个夜里,大家几乎都靠着安眠药才能入睡。”高佳告诉记者,工作时的他们,为了避免穿戴尿不湿引起不适和过敏,要连续七八个小时甚至长达十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那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高佳说。他们记得36床那个固执得像个孩子的老奶奶,戴着口罩坐在走廊里就是不愿进病房,为此他们劝说到凌晨3点;他们记得24床那个总是嚷着“我要回家”的老爷爷,每次都找理由不肯吃药,需要他们好一阵子劝。然后在一天天的彼此守望中,那个固执的老奶奶开始问他们有没有吃饭、给他们递去包子;那个想回家的老爷爷渐渐主动地接过药丸,在出院的前一天还把床整理的干干净净。
在武汉,他们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冯琳琳面对即将到来的患者,坚定地表示“我先进去”;姜志清把重症诊疗方案的每个要点和注意事项,编辑成文字发到群里供大家学习;胡龄之既要帮患者喂药、吃饭,还要学习操作有创密闭式吸痰;鲁建娜穿着防护服时常常缺氧,躺着休息了一阵又起身工作;冯玲飞总是迅速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去帮忙其他同事;周丽燕因水土不服常常拉肚子,却一次也没有落下工作;余雪风花费6小时确保清洁区的安全,随后又去帮忙照顾患者;团队中唯一的男生黄健俊每次主动上前,帮着抬起无法行动的病患;团队中唯一不是党员的沈利芳,在这次战疫中火线入党。而对于高佳而言,在救治病患的同时,她还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安全回家。
“这一场战役,很荣幸我们共同参与,作为护士,我们履行了南丁格尔的誓词;作为党员,我们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词;作为普通的中国人,我们为中国这次‘战疫’,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高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