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党员老娘舅十年打造“信”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0-07-15 15:15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阿拉三北有句老话:“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坊间自古以来也有个习俗,凡家中有大事或有“弄勿落直”的事,都要叫娘舅来做公正人,主持分判。

在周巷,你要问老百姓谁的话最听得进去,那肯定是人人尊称的“老娘舅”。这一群人,他们并非人人帅气、美丽,也不一定声如洪钟、隐若天籁,但他们绝对公平公正,遇到清官难断的家务事,第一时间放下筷子就去处理纠纷,帮理不帮亲,干脆利落,他们叫党员老娘舅,如今,他们十岁啦!

在这十年间,周巷镇党员老娘舅服务工作室成功调处606例矛盾纠纷,其中435例汇编成9本书籍并出版,把新闻单位刊登的24篇编辑汇编成书一本,收到锦旗68面,捐款78.5万元,结对助学102名。

十年的“磨炼”,让他们从量变到质变。十年前,有一群充满热情的自主创业的企业主党员,为了能经常性地为群众服务,大家聚在一起,决定成立一个党员老娘舅服务工作室,这便是党员老娘舅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和缘由。“从最初的18人到现在的48人,我们的队伍在逐渐扩大,这是量变;从最初我们解决邻里纠纷,到现在网格化管理、效益化服务,这是质变。”资深党员老娘舅谢其苗说,党员老娘舅服务工作就是要争取跑在“110”前面,把群众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党员老娘舅永远的目标和追求。从2010年2月1日党员老娘舅正式成立到2011年3月8日成立党员老娘舅临时党支部,从2011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月度之星和感动慈溪2011年度人物到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制作党员老娘舅专题片在全国播放……十年来,党员老娘舅与周巷司法所积极开展合作,并在司法所、法庭的指导下不断深入群众,调解邻里纠纷,坚持专业学习,坚定组织凝聚,有深度的调解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这十年的历程,记录着他们的奉献与坚守。现如今,党员老娘舅工作室越办越好,口碑越办越响。老娘舅们通过学习,成为了司法调解委员会的特聘调解员,解决纠纷不仅游刃有余,而且体现出调解的深度和人文关怀,影响力更是辐射到余姚、上虞等周边县市区。

十年,他们成了一支叫得动、靠得牢、信得过的“职业”队伍。周巷的党员老娘舅有着一套严格服务管理。党员老娘舅服务室每天工作人员值班,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并且承诺24小时全天受理。党员老娘舅调解员定期接受公安、法庭、工商等部门业务能力专业培训,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党员老娘舅调解员在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现场同当事人进行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做到“一事一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不同性格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对策。调处结束后,党员老娘舅调解员还会继续跟进事态发展,进行不定期回访,使矛盾纠纷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非表面上的一时平息。深化服务效益,切实解决了一些常规法律途径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党员老娘舅也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牵线搭桥,倾听于民、干事为民、服务便民,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进一步优化党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

周巷的党员老娘舅在这十年里,走出了一条独到的调解之路。十年是老娘舅工作持续推进的一个节点,从这个节点往后望去,民生工作之路更具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周巷老娘舅用一颗热心接待百姓,用一份耐心解答问题,用一颗虚心接受意见,用一份诚心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