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农技员

发布日期:2020-07-25 21:01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坎墩街道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王旭强是当地农民心中“最接地气的农技员”。13岁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19岁分配到逍林区农技站,从事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38年里,王旭强兢兢业业,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精准服务“三农”,被评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浙江省“十大农技推广人员”,还获市级以上农业丰收奖30余项,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三等奖、贡献奖各一次。

这几天,王旭强正忙于组织30位农民到海宁、海盐参观学习“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平常大部分时间蹲在田间地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为农户排忧解难。樱桃番茄品种“浙樱粉1号”品质优、产量高、不易裂果,他迅速召开现场会,补贴一半种子款供农民扩大试种,两年推广30万粒种子;“阳光玫瑰”口感好,市场效益高,他立即将这个新品种推荐给农户,并普及葡萄三膜覆盖栽培技术,使葡萄亩产值由1.5万元提高到4万元……

四塘南村村民胡泽仅樱桃番茄一项每年销售额超30万元,由一个负债户变成种地年收入超50万元的新型农民,还建起了新楼房。三四灶村低收入农户卢长苗膝下无子女,妻子长年瘫痪在床,王旭强指导他种植大棚葡萄,现在每年靠2亩葡萄就能收入2万多元。“只要我们农户有需要,王老师总会第一时间送技术、送服务。”二灶市村的邬凯波在王旭强的建议下调整葡萄栽培品种,种植了30多亩“阳光玫瑰”。

这些年,王旭强引进推广的27只新品种,成功在坎墩落地,目前推广面积达4万余亩,亩增产值3000多元;他将农业先进技术与乡土实用技术结合,推广农业实用技术40余项,每年推广新技术5项以上,主持参与农业科学研究项目20余个;他还创新开设面向农民的“田间学校”,为农户开展培训,累计培训2500人次以上。这两年,坎墩街道农业不断提档升级,成为省果蔬特色农业强镇,坎墩大学生众创园成为省里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王旭强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完成“菜瓜嫁接苗繁育与推广”等10个农业科技项目,发表论文专著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旭强表示,他将发挥“老黄牛”精神,学到老,做到老,服务到老,为我市“三农”工作贡献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