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777114Y/2019-93990
市人力社保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2020-07-06
2019-06-06
面向社会
胡玉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青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完善人才政策,搭建招引平台,优化培养模式,强化服务保障等,着力抓好青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青年企业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一是拓宽招引渠道,加快企业青年人才集聚。强化高校毕业生拼抢意识,着力打造企业人才招聘服务品牌,去年以来,举办“慈引优才,智汇上林”系列招聘活动,相继组织企业赴合肥、东莞、南昌、广州、武汉、西安等地外出招聘共21次,有322家企业参加,达成就业意向1769人次;加快与上海人才接轨步伐,开展“慈联沪通、才聚上林”活动,我市与复旦、同济等9所上海知名高校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公牛等8家企业与上海8所高校签订实践基地协议24份,并组织企业参加上海高校招聘活动,已累计引进上海高校毕业生近300名。同时,实施“千企万人”人力资源招引计划,去年以来,共举办新春大型招聘会、“长三角”技术工人大型招聘会等市内各类人才招聘会54场次,达成就业意向7417人次。此外,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实践活动,依托“甬优桥”等线上载体引导96家实践基地企业精准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今年以来已吸引186名毕业生来慈实习。
二是注重能力培养,激发企业青年人才活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方案征询等,确立年度培训计划,经公开招投标后开展后续培训项目。针对企业管理方面,去年开办了智能制造企业总经理素质提升培训班、优秀企业家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中小企业的运行管理与执行等培训班;针对生产方面,开办了智能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物料管控培训班、智能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培训班、智能制造企业低成本自动化培训班等;针对财务方面,开办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实务培训班、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培训班等;针对电商方面,开办了电商与大数据培训班、电商运营培训班等,去年全年共举办26期培训班,分层次、分管理类别、分行业类别的培训,共培训相关人才1909名,其中电商人才240人。加强企业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在宁波继续教育平台注册活跃人数达3万余人,建成宁波市级专技人员继续教育示范基地1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已在我市汽配行业协会和公牛集团先行试点职称自主评价,强化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上林工匠”行动计划,我市每年完成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4000名以上,已有51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涵盖21个技术工种,自主评价达2000余人;积极推进企业人才以师带徒工作,已建立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8家,其中省级4家、宁波市级4家。
三是健全政策机制,营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实施企业“上林储备”计划,对新引进到企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人才发放最长两年、最高4.8万元的津贴补助,累计已有2984名引进人才享受补助3201万元。强化人才住房保障,已累计出售人才公寓产权房1108套,发放大学生购房补贴6689万元、涉及2971人;创新公租房保障方式,已向市高新区和市环创中心集中配租新潮塘北苑人才公租房384套,具体由两地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安排分配和管理,符合准入条件的人才可由配租单位提出申请。此外,全面落实引进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户口迁移、年终慰问、健康体检等服务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
下一步,结合您提出的青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意见建议,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企业青年人才招引。更加注重青年人才抢夺,深入实施企业人才储备计划,定期组织市内各类招聘活动,继续组团赴国内重点城市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高层次人才RPO招聘会等,提升“慈引优才,智汇上林”赴外招聘、“技赢未来”校企共建等工作影响力,持续打造“上海高校联盟”校地合作品牌,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保补贴、来慈实习交通和生活补贴等制度。强化市场化机制引才,积极引导企业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更多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大力培育我市人才资源产业发展,适时谋划出台扶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引进市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力筹划和推进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
二是抓好企业青年人才培育。加强企业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推进专技人才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做好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深入实施“115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强化青年企业家培训,通过在战略管理、领导力、运行管理等方面培训,提升年轻总经理在新形势下的管理思维和实操能力;强化智能制造领域企业青年人才培训,通过授课结合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观摩学习,增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现场感受力,提升学习效果,坚定企业青年人才推进智能制造的信心。深入实施“上林工匠”行动计划,抓好企业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育,力争2019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名以上;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积极争创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是全面落实人才服务政策。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开展企业人才摸底调查基础上,完善现有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制定出台《慈溪市人才安居管理办法》,优化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购房补助和安家补助等政策,并建立人才公寓市场化配建机制;今年拟在新潮塘北苑推出人才公寓192套,继续落实大学生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和购房补助等政策;同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拟采用“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模式,进一步加大人才公租房保障力度。出台实施《慈溪市企业人才年薪评价实施办法》,对已在我市企业工作、作用发挥明显且计税年薪连续两年达到30万元、50万元的人才,可分别参照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享受相应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此外,加强人才政策和人才典型宣传工作,向企业人才编印和发放《慈溪人才政策汇编》,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四是引导企业强化内部培育激励工作。支持企业采用入职培训、轮岗培训、导师带徒、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培养青年人才,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构筑企业青年人才储备库,鼓励企业建立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工资分配制度,制定新员工个性化职业规划和个性化培养计划;建立青年人才科学评估机制,挖掘青年员工潜力,定期开展青年先进典型评选工作,大力实施企业人文关怀和各类技能比武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激情,不断增强其向心力和凝聚力。
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6月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