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777114Y/2019-93991
市人力社保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2020-07-06
2019-06-06
面向社会
倪晓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人才评价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抓好各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有效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一是大力实施职称制度改革。为强化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引导和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干事创业,去年以来,我局以“只要干得好,就能评得上”为目标,立足“谁用谁选”,着眼“唯才唯德”,注重“求专求实”,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率先试点工程师评价新体系,制定出台《慈溪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工程师任职资格社会化评审工作方案(试行)》、《慈溪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工程师任职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等,并通过市汽配协会牵头,邀请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评审标准制定,调研制定“行业经验”、“项目绩效”等专业性较强的量化指标,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突出“唯才唯德”,打破以往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导向,转而侧重评选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技术能力,强化人才对企业的贡献,注重工作实绩,如资历不过关的资深工作人员可依据产品研发、生产工艺上的业绩按照《慈溪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审议评分表》打分,只要自评分达到规定分值就可以参评,又如在工作中取得业内公认的标志性成果的可直接破格晋升工程师。同时,侧重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并与其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如有获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动带领团队发展、积极提出技术和工作拓展建议等内容的,均可以加分。此外,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内企业规模不同、产品领域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等特点,引入“行业经验”、“项目绩效”、“科研项目”等量化指标,体现行业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并兼顾企业实际、体现差异性。目前,我市已有26名一线专技人员通过该人才评价模式获得工程师职称。
另外,今年公牛集团申报组建慈溪市公牛集团电工电器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他们立足于自己单位的职称评审体系,各项指标设置完整且细致,不仅符合单位发展目标和岗位聘任要求,且远高于行业指导标准,现相关工作方案正在向宁波市人力社保局报批中,批准后将正式开展评审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采取龙头企业试点、专家团队上门指导等方式,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下放给企业,指导企业建立现场作业评定、仿真操作评定等多元化评价机制,使技能人才评价更加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并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列入培训补贴对象范围,现全市累计已有51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涵盖了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磨工、铣工、电切削工等21个技术工种,参评人数达到2190人。其中,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2018年度宁波市级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引领企业。
三是推行企业人才年薪评价制度。对已在我市企业工作、作用发挥明显且计税年薪连续两年达到30万元、50万元人才,分别参照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享受一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进一步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就推进人才评价制度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上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精神,按照《宁波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要求,全面抓好职称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落实,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加快建立具有慈溪特点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以工程领域社会化评审改革为突破口,持续优化市汽车零部件行业职称自主评价方案和流程,进一步扩大群体覆盖面;同时,根据上级批复要求,抓好公牛集团职称自主评价先行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宁波地区企业职称制度改革新样板,为以后在全市其他企业推广积累可复制的经验。
二是不断创新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机制。鉴于目前我市建立的51家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示范企业中,部分企业存在内设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力量偏弱影响自主评价工作开展等问题,我们将尝试引导社会化人力资源评价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与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从方案开发、培训课程拟定、培训计划编制、理论和实操题库修订等全程服务企业,有效解决相关企业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
三是全面落实企业人才年薪评价制度。将尽快制定出台《慈溪市企业人才年薪评价实施办法》,既要明确已在我市企业工作、作用发挥明显且计税年薪连续两年达到30万元、50万元的人才具体认定标准和操作流程,也要明确分别参照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可享受的每一项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有效发挥企业在人才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慈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6月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