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引入资本 提升垃圾回收“含金量”

发布日期:2020-08-11 11:27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近日早上,中兴小区的金素芬老人拎着一叠旧报纸走到小区智能回收柜前,将卡插入智能回收柜,智能柜就打开了废报纸回收窗口,她将旧报纸扔了进去,当窗口缓缓关闭后,箱底的磅秤自动称重后,给了她相应的积分。据了解,目前像中兴小区这样的智能回收柜,我市共已投放12台。

“智能回收柜”只是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前端的重要一个环节。为了有效提升垃圾分类效率,我市以网络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市级分拣中心、镇级中转站、村(社区)暂存点”三级回收体系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随着垃圾分类在我市全面推开,前端的初步分类已基本到位,而末端的分类及回收也在逐步推进。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4月,由山鹰国际控股投资800多万元建设的坎墩街道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正式运行。目前,该分拣中心已在白沙路街道、古塘街道、浒山街道、坎墩街道等地设立107个服务点,累计处理可回收垃圾500多吨,其中废纸类占九成以上。该分拣中心项目占地8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年可回收垃圾处理量5万吨,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率95%,无害化率100%。现配置工作人员31人,配置收编整合前端流动回收人员460余人,并在逐步增加。配有前端回收运输车辆8辆,并通过APP提供回收预约服务。除了可回收物收集、分拣、捆扎的功能外,还将配备一个普及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知识的体验馆,于今年6月份实现全部投用。

“分得越细,利用率越高,我们对可回收垃圾实施精细分类,如纸张,就分了黄板、花板、白纸等七大类,另外还有一套大数据回收体系,可实时了解分拣中心的情况。”宁波环深垃圾分类服务有限公司(山鹰国际控股)常务副总徐泽演示了公司的大数据平台——“环深回收”。据悉,该系统不仅有回收价格、订单量、交易额等实时数据查询,还能根据各地回收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一目了然的立体图表,获悉回收服务点垃圾总量的排名、垃圾品类占比等。

末端分类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市明确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目前,除了西部坎墩分拣中心已在4月初建成投用,东部观海卫分拣中心近期完成了选址;白沙路街道已建成镇级中转站,龙山、逍林的镇级中转站正在建设,长河镇也已在着手筹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