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421869759/2020-102981
农业农村局
主动公开
建议提案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2020-08-19
2020-08-19
面向社会
严邦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备条件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通过重培训、优环境等措施,多方发力,久久为功,持续做好乡村人才的引育留用。现结合您的建议,将前期工作和下步计划汇报如下:
一、多元培训,大力提升乡村人才综合能力
一是精准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根据“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总体部署要求,以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为主要培训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践、生产和管理、一产和二三产有机结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同时选送优秀学员参加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中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目前已认定高素质农民1659人,完成领军人才培育40余人,中高级农民实用人才培训700余人次。二是大力开展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依托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电商、乡村治理、转移就业技能等培训,切实提升返乡下乡人员综合能力,发挥带头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累计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10人,农村职业技术人才培训340人,各类普及性培训5853人。三是加强村级管理人才培训。结合各部门的规范化管理,组织实施乡村管理服务人才培训560人,乡村创业创新人才915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课程,2020年计划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300人次,现代农业领军人才12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40人次,普及性培训4000人次,持续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基层干部“人才储备计划”,按照“镇管市育”思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建设,组织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班,计划轮训329人,提升村(社区)“一把手”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十二条举措》,遴选二期市级兴村(治社)名师名单,促进村级班子的经验交流与协作。
二、政策引领,广开门路引聚乡村人才
一是完善农业人才扶持政策。 制定出台创业场租补贴、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助等系列普惠性政策和农业领域特有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近三年兑现大学生创业就业资金超过1000万元,惠及300余人次。二是加速高层次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科研院所引聚人才,健全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夯实重点企业“一企一院校”、重点项目“一项目一专家”的产研支撑体系,已经集聚各类科研人员100余人;以“上林英才”、“3315”系列为平台,重点支持一批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个人)来慈创业创新,目前已有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10余人次。三是“两进两回”相关措施落地。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的指导意见》,对青年、乡贤回农村参与乡村振兴在用地审批、创业资金保障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下一步我市计划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在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政策,实施创业创新备案制,加大创业初期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者、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合作社在创业、技改、农产品收购等方面的贷款贴息政策;强化文化引领,利用“前湾181青智汇”、“环杭州湾名校团建联盟”“青年智库”等载体,组织大学生回乡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和人文风貌引导,吸引青年回乡创业;在市级乡贤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各镇(街道)建立健全由专职副书记牵头的乡贤工作机制,制定乡贤组织章程,于2020年实现镇(街道)乡贤联谊会全覆盖,推动村(社区)建立乡贤参事会,有序推进乡贤参事示范点建设。
三、筑巢引凤,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一是完善乡村基础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三村一线”分类培育建设为抓手,聚焦聚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实效,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目前全市已完成20个精品(示范村)、110个美丽宜居村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普遍提升。二是夯实创业创新平台。上林英才园、慈溪市大学生创业园、慈溪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均已展示了强大的人才集聚能力,如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正大食品科技研究院已吸引硕士及以上专业人才20余人,慈溪市大学生创业园已吸引落户大学生30余名。2019年20家单位通过慈溪市级二星级青创农场认定,2家单位获得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荣誉,1家单位通过宁波市星创天地备案。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团市委、科技局、人社局,形成抱团力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孵化基地建设,面向各类主体提供科技示范、技术集成、创业孵化、平台服务等一站式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以正大智创湾建设为契机,加大科研院所的引入力度,吸引一批有志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的高层次人才,逐步构建新农人大学、农业大数据中心,以现代化农业吸引高端人才。
四、宣传引导,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一是树立一批好典型。组织实施系列评优推优活动,共评选“十佳农创客”10人,“百名优秀农创客”56人,“十佳新农人”20人,慈溪市级“金雁奖”29人,2人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1人获“全国优秀农民学员”荣誉。二是搭建系列展示平台。举办2019年、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学生农事节等系列活动,组织实施大学生座谈、拍摄大学生创业宣传片,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平台展示大学生创就业故事,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创业氛围。大学生创业创新故事获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两进两回”获郑栅洁副书记、彭佳学副省长批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讲好大学生创业就业故事,持续开展“百名优秀农创客”评选,做精做强青年农创客事业,开辟渠道推荐农业人才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人才工程培养,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部门将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强的农创客吸收到村班子;与团市委等多部门合作,加强省、部级“优秀农创客”、“青年致富带头人”、“金牛奖”的推介力度,提升新农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助力慈溪乡村振兴。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九日
抄 送: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
联系人:沈群超
联系电话:6397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