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秘色焕发新光彩

发布日期:2020-08-29 22:59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烟雨上林,翠色千峰,喜迎客来。昨天下午,“溯源得新”上林湖越窑秘色国际研讨会举行,专家学者和国家级大师们齐聚一堂,就越窑青瓷的历史地位、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内容畅所欲言,共同把脉越窑青瓷的发展之路。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其中,越窑青瓷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特别是秘色瓷,以其“无中生水”的特质,成为陶瓷“高原”上的一座“高峰”。对此,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认为,越窑青瓷的创新关键在于“守正”,要守住文化的根基不偏移,对传统越窑青瓷的造型、纹饰、胎釉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分类、分析,守住越窑青瓷的生命力。中国美院陶瓷系主任戴雨享也赞同创新的前提在“溯源”,打通古今中西并以当代的方式进行表达。

如何让千年秘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光彩,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研究员高振宇认为无声的“浸润”是一种更好的方式,“秘色瓷沉稳、内敛、典雅的朴实美感,与慈溪的食物特别搭调协调,因此要营造好器物和器物、和空间、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才更有说服力。”为谁做?谁来买?在法门寺博物馆研究员王苗看来,要走好越窑青瓷的市场化道路必须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

关于如何讲好青瓷故事,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马跃军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专业的青瓷产业与媒体之间跨界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青瓷进入生活的形态和方式变得更为多样,这对青瓷产业从业者而言是挑战和机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胡成明更加关心青瓷人才的培养。他指出,目前宁波16所高校中尚未有青瓷学院、青瓷专业,他呼吁加强政企校的多方合作,通过政府出台政策、企业参与教学等方式,推动青瓷学科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

“希望慈溪能够壮大力量、做出气势,让越窑青瓷走进千家万户。”中国陶瓷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傅维杰如此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