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67548D/2020-99774
市经信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综合政务/政协
2020-08-31
2020-08-31
面向社会
民建慈溪市基层委员会:
你们在慈溪市政协十一届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建议》(第9号提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你们的提案由市经信局承办,办理意见如下:
一、我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成效及行动计划
(一)制造业单项冠军整体成效宁波前列。近两年我们围绕增强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能力,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通过产品创新、梯队培育、协会促动三项举措,打造“隐形冠军”企业走在宁波前列。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3家(慈星、公牛、天生)、宁波市单项冠军7家(含国家3家)、宁波市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7家、浙江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2家、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5家。
(二)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我市5月底出台《慈溪市培育壮大单项冠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慈工业强市办〔2020〕11号),行动计划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1.明确主要目标。力争到2022年,累计培育宁波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示范培育)企业60家,新增工业新产品600项以上,打造形成6条以上具有特色优势的标志性产业链。
2.突出重点任务。一是实施单项冠军企业梯队培育行动。到2022年,累计培育宁波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示范培育)6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累计达5家;10亿以上企业达到30家、20亿以上企业10家、新增50亿以上企业1家;建成3家以上市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二是实施重点产业补链强链行动。2022年,力争列入宁波市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示范产品(企业)2家以上,打造形成6条标志性的特色产业链;新增实施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500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增特色小微企业园5家。三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到2022年,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10%,新增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20家;力争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及进口替代产品20项以上;重点行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0项以上;新增国际发明专利30件,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10项以上、主持制(修)订“浙江制造”标准10项以上;新增宁波市级工业新产品600项,市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新产品产值率提升5个百分点;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10家、宁波质量奖或质量创新奖获奖企业2家。
3.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工业强市办牵头单项冠军企业群体培育的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构建完善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机制,深化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细。二是完善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加强对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发展的全要素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入和产品创新,对单项冠军企业给予更为灵活的授信安排,建立贷款稳定增长机制。优先保障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用电、用能和用地需求。构建“单项冠军”企业全程跟踪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表彰,每年认定一批“十强”、“二十强”等标杆企业。
二、关于高标准谋划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每年出台科技扶持政策,在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梯队培育、研发机构建设、关键技术研发、科技金融供给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企业培育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提供科技支撑。
(一)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慈溪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实施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推广应用“浙江省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扩大有研发支出企业队伍规模。截至2019年,1252家规上企业中,有研发费用的企业达到955家,占比76.4%。
(二)强化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建立健全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基础数据库,分行业分层次开展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5家。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等政策,两年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5.07亿元,惠及企业1129家次。
(三)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聚焦“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最急需的领域,引领企业承担各级重大科技专项。2019年,3个项目入选本市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每个补助100万元。累计有17个项目入选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获得宁波支持经费超亿元。
(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出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三年全覆盖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制定有研发场所、有研发设备、有研发团队、有研发投入、有研发成果等五有标准,“因企业制宜”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新建或晋级。目前已建成各级企业研发机构863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突破70%。
(五)强化科技金融供给。扎实推进宁波科技信贷慈溪子风险池建设和慈溪市科技贷款补偿资金建设,降低创新型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已累计发放1.4亿。鼓励和引导优质科技企业登录科创板,今年已推荐3家企业入库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积极创建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积极发挥网上技术市场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和服务,征集并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转化实施一批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为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奠定基础。
三、关于高标准营造单项冠军企业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恶性价格竞争行为,努力营造单项冠军企业良好发展环境。重点举措有三方面:
(一)提升商标品牌服务能力。依托商标品牌指导服务站,充分发挥指导站服务站纽带与桥梁作用,举办“你点我讲”知识产权宣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开展“百家代理机构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加大专利“一对一”服务供给,坚持需求导向,为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援助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力度,增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为企业提供品牌培育、运用、管理、维权等知识产权领域一站式服务,打通企业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
(二)建立商标品牌培育体系。结合我市制造业产业特色,充分调研,建立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等行业单打冠军、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动态梯度“品牌培育库”,开展品牌培育追踪服务,按照“按需培育、精准服务”的原则,分类指导企业实施自主品牌,区域知名品牌战略,中国驰名商标数量逐年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73件件,实有注册商标49460件,中国驰名商标17件。
(三)开展商标品牌执法保护。积极开展“亮剑2020”保护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暨“铁拳”行动,充分运用“议题管理”模式,对重点行业商标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管,不断强化商标执法监管工作。通过监督抽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监管,要求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查生产劣质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强化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建立健全商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19年来共办结商标案件229件,罚没款340.68万元。
四、关于引导全社会增强企业“工匠精神”文化认同感的建议
我市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主要举措是:
(一)加大技能人才引培力度。根据企业和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如举办“上林工匠”高级研修班、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效。并通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等形式帮助企业与市外高校、职技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进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我市新增高技能人才6627名,居宁波市各县市区首位。
(二)实施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举办“上林名匠”、“首席工人”等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并在各类技能荣誉获得者中,每年遴选30名“优秀技能人才”直至2022年,给予人才所在单位1万元资金支持,专项用于“优秀技能人才”技能提升、技术攻关等用途。
(三)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组织开展“上林名匠”系列评选、“上林名匠”成果展示、“上林名匠”海报进企业等主题活动,组织编撰“上林名匠录”,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全方位弘扬“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世界”的工匠精神,引导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技能人才建设事业。
五、关于多渠道建立熟练技术工人发现和启用途径的建议
(一)搭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在慈溪职高、慈溪技师学院等5家综合性、专业性公共实训基地基础上,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成校(社区教育学院)等机构建设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4家。市财政每年安排750万元用于综合性、专业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对新建的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经费资助。
(二)制定出台实训补贴政策。鼓励公共实训基地向企业职工、民办培训机构学员提供实训服务。
(三)继续加强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企业一线职工为重点,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加快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加快培养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技能人才。
六、关于鼓励关联产业为制造业企业开拓市场助力的建议
目前我市主要针对性地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出台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积极入选优质产品目录。一是今年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外贸企业渡难关稳订单拓市场八条意见实施细则》(慈商务[2020]37号),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对新开拓国内市场达到一定业绩的,给予分档奖励;根据疫情的发展,及时出台一批重点支持的境内国际性展会,鼓励外贸企业在开拓境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内销市场。二是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宁波市优质产品目录。按照宁波市经信局关于优质产品推荐目录申报通知要求,为支持我市优质产品生产企业参与政府及国有投资项目建设,帮助企业拓市场稳增长,下发通知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目录。截至目前,今年共申报企业59家,共计144种产品,已全部纳入宁波优质产品目录。
(二)实施外贸实力效益企业建设工程。2019年联合海关、税务、财政等部门评选出17家慈溪市外贸实力效益工程企业,对企业实施精准帮扶。2020年5月在慈溪日报开辟外贸实效企业专栏,报道他们在生产经营当中的成功经验和为稳外贸促出口采取的措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积极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商务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关于支持外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助推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有关事项的通知》(浙财企[2020]30号)文件要求,积极发动我市外贸企业,入驻浙江省外贸馆,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促进我市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做好第30届中国华东商品进出口交易会(线上展)、第九届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及室内装饰展览会等境内涉外展会的组展工作,帮助企业拓宽国内销售渠道、提升优质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提案中提到的“精准帮扶”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内容,下步我们将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外贸实效企业的精准帮扶,支持外贸企业内外并举开拓内销市场,同时积极落实相关惠企政策,优化外贸企业发展环境,助力外贸企业提高内实力。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竭尽全力,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而努力,请多加督促、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衷心感谢民建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