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创清廉村居

“三打包”打造“拆不开”的村级清廉工程

来源:市纪委 发布时间:2020-09-01


“我知道拆分项目、规避招标是违规的,当时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没有收好处,只是为了快速推进项目,也经过了村班子讨论,只能算程序上的瑕疵,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诫勉处理了。”慈溪市一村干部的拆标问题在去年宁波市委巡察中被发现,他对自己的侥幸行为后悔不已。

2019年以来,慈溪市紧盯农村小微工程通过政治巡察、专项督查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监督,让老百姓从工程建设这个高危领域感受到“清廉村居”的建设成效。截至目前,共发现违规工程拆分问题8起,处理8人。

为了从根子上杜绝工程违规拆分的廉政风险,打造规范、高效、节约的“村级清廉工程”,慈溪市想出了一招“以包制拆”,即村级小微工程实行项目打包、预算打包、结算打包“三打包”。具体而言,就是各村对照上年度小微工程建设资金情况,结合当年度项目安排,将村级10万元以内的应急、维修抢修、绿化养护等项目化零为整,打包成为年度小微工程建设项目,进入镇级招投标平台进行公开招标后确定中标单位。

“之前八九万的工程占比很高,村里倾向把单项工程合同金额控制在10万以内,以便直接发包确定承包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是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规避监管的结果。”慈溪市公共资源交管办有关负责人分析道,并表示“三打包”制度对工程违规拆分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根据摇号结果,乾炳村2020年度小微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为浙江慈盛建设有限公司。”匡堰镇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陈颖俊正在宣布乾炳村年度打包项目的中标结果。“三打包”制度率先在匡堰镇得到落地,去年以来该镇各村统一打包小微工程项目,从50万元到150万元不等,累计招标9个,打包后享受到了“批发价”,节省了10%—15%的项目资金。

最为关键的是“三打包”制度加大了村级小微工程建设的权力制约。“年度项目招标后,各村只要在具体工程施工前分阶段向施工单位派发任务分解单就可以开工,村工程建设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现场验收,审计事务所进行结算审计,结算原则上也按年度结算,镇城建办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等形式进行监管,形成了‘招标-派单-验收-审计-检查-结算’的工程建设责任链条。”匡堰镇纪委书记王宏权介绍道,镇村两级监督力量通过联合督查、配合巡察、日常监督等方式,为链条注入外部监督。

“从招标公告发出到招标结束,完整的招投标程序走下来一般需要10天,遇上流标之类的问题,还需要重新走程序。有的村为了快速推进项目,不得不拆分工程。自从‘三打包’制度实施以来,村级工程建设更规范、更高效,关键还节约了集体资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也提高了。”作为“三打包”制度试点村,匡堰镇高家村党总支书记罗望荣感触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