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奋战在安龙县脱贫攻坚一线的慈溪帮扶干部,立足万峰湖镇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加大特色农特果品产业扶贫力度,从帮扶资金带动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和消费扶贫助力等多方面着手,扶持万峰湖镇大力培育发展百香果产业,培植当地村民脱贫增收的“摇钱树”。
初秋时节,在万峰湖镇坝盘村的千亩百香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之间,浑圆的果实挂满枝头。正在给基地作百香果上市前田间管理指导的贵州省科学院山地所的助理研究员滕尧信心满满地说,整个万峰湖的百香果去年以来不愁销,产业目的达到了,对脱贫攻坚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再把果实品质做好,精品坐果率提高,就可以成为黔西南乃至贵州百香果产业的名片。
被誉为“百果之王”的百香果营养丰富,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短、平、快”产业,因经济效益可观,又被誉为“摇钱树”。为此,来自慈溪的帮扶人员在万峰湖等地产业结构调整之际,与当地县、镇、村人员一起筹划改种市场潜力巨大的百香果。地处南盘江畔的万峰湖镇山地资源丰富,海拔在600至1200米之间,属低河谷亚热带气候,常年无霜,阳光充足,通风透气,年均温18.74℃,年日照2600小时,是种植百香果的理想之地。2018年,正值万峰湖镇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来自慈溪的帮扶干部与当地镇、村干部一起商量后,决定利用万峰湖镇优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试种市场潜力巨大的百香果。令人欣喜的是,当年试验种植的1700亩百香果,不但产量高,而且果大味甜,深受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良好。
好钢用在刀刃上!2019年,来自慈溪的帮扶干部瞅准百香果种植的产业潜力后,协调安排2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1500亩,在解决周边群众务工150多人的同时,由于果品质量好,当年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更为可喜的是,2018年底,万峰湖镇的贫困发生率为1.68%。在百香果等特色产业的催化下,2019年该镇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直降为零。而这两年百香果种植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也更坚定了万峰湖镇发展这一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因为看好万峰湖镇百香果产业的发展前景,2020年,慈溪帮扶干部又协调追加4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加大对这一产业的投入,帮助万峰湖镇将百香果种植面积扩大至5490亩。在解决周边群众务工300余人的同时,指导帮助万峰湖镇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培育种植大户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确保村民从中得到实惠。而随着百香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更好地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果品的品种和质量,努力打造贵州百香果产业的“金名片”,帮扶干部想得更远。正是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万峰湖镇引进了实力雄厚的百香果产业龙头企业——贵州安龙轩硕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向农户流转经营所需土地,培育种植百香果中的精品果——黄金百香果,同时每个农户除可在基地务工外,还可从基地返包土地种植百香果,公司负责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并将以市场最高价回收。贵州安龙轩硕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谢谊国感激地说,他们基地1030亩的钢管搭建工程就是由来自慈溪的对口帮扶资金帮助解决的。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全产业链式帮扶。在产业比选做参谋、资金注入做支撑和帮扶人员对口支持的同时,他们还主动对接慈溪亚飞公益基金、慈溪市引飞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慈溪当地的消费对口企业,优先采购产自安龙万峰湖的百香果,让安龙当地包括百香果在内的藕粉、香菇、小黄牛、稻香米等优质农特产品扩大了销路和产业知名度。
专门从事百香果种植、加工的安龙县利优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和慈溪帮扶干部和人才的支持下,这两年的发展势头看好,带贫效应明显。合作社领头人张松告诉记者,他们今年总共种了1000多亩百香果,解决当地农民务工130多人。今年的产量预计每亩可达三到四千斤,总产将达200多吨,应该有1000多万元的产值。万峰湖镇永和居委会村民岑玉两年来都在张松的利优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班,她高兴地说:“一年差不多能得4万块钱,越做越有兴趣。”
截至目前,安龙县万峰湖镇已形成了从育苗到种植到粗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程度正不断引向深入。最后实现公司走市场带动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