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0-102602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科技、教育/教育
2020-09-14
2020-09-10
面向社会
郑超代表:
您在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研究,现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措并举持续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育工作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市要求中小学校均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其中,小学以三至六年级为主,初中以初一年级为主,高中以高一年级为主,规定每班隔周一节或每周一节开课,由一位专兼职心理教师执教。课程设计围绕“一个主旨”“一条主线”“两大素养”“六大板块”展开,体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结构特色,突出“积极心理学理念”,侧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此外,各校积极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课,部分学校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推出心理拓展课、心理选修课、校本课程等,通过开设心育相关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前,我市高中(普高和职高)基本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部分初中也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小学阶段的兼职心理教师人数在不断增大。此外,我们从专兼职心理教师中筛选10名心理骨干教师成立慈溪市中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在开展心理高阶研讨的同时,也负责对心理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另外,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国家级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培训,鼓励他们通过系统培训获得相关资格证书,掌握较为全面的基础心理学知识,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具备鉴别能力以及基本的辅导能力;鼓励班主任及其他兼职教师参加B证培训,系统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确保心育工作能够渗透到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目前我市兼职教师的B证持证人数370人;近六年教育局举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共12期,累计培训C证持证教师9153名,持证教师占比达94.5%。大规模的C证培训有利于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开展全员心育工作打下基础。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规范的心理辅导室是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提升心理教育实效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点面结合”推进心理辅导室建设。面上,市教育局以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全覆盖为目标,指导全市中小学做好 “三室”(心理教师办公室、个体辅导室、小团体辅导室)建设,将心理辅导室建设纳入对镇(街道)教育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不断提升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创建成功率。截至2019年底,我市成功创建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120所,规范化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到92.3%。点上,市教育局高标准推进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2017—2019年,我市已建成17所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学校,今年目标是争创3所示范点学校,有效发挥示范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上级教育部门重视,自2020年疫情以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开展了如下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一是成立心育工作领导小组。2月初,市教育局及早谋划启动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建成局长任组长,谢柏南副局长为副组长,基教科、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为组员,全面指导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编写心理指南。自疫情开始以来,市教育局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师生心理防疫工作的通知》、《慈溪市中小学心理防疫指南》等近10个心育指南,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并撰写《抗击疫情的七个心灵宝典》、《六大对策全力提升“心理免疫力”》等心育手册。三是全面排摸检查。我们对全市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进行全面心理排查,掌握学生心理情况,并高度关注八类心理高危学生,特别关注特殊家庭是否存在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做到一人一表。同时,运用心理测评软件或心理测量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对心理问题学生制定专人专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二三类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目前全市所有的普高、职高学校以及80%的初中学校配备了心理测量软件。四是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开学后,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正常开放心理辅导室,专兼职心理教师或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心理辅导室来访情况接待台账和个体心理咨询均记录在案,对有抑郁倾向、焦虑伴有抑郁的学生即时启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即时转介和处理。
五、加强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市卫生健康局按照职责,在浒山街道解放西街640号建立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面询、热线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等服务。2019年共接听热线咨询电话500余个,免费预约中小学生心理咨询200余人次,开展专家门诊100余人次,进社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10余次,开展“阳光心灵、快乐成长百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10余次,受益人群千余人。另外,市卫生局委托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做好全市心理服务培训,2019年共开展辖区从事心理服务的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医院社工、志愿者分类分层次培训2次,参与人员300余名。
六、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民政局开展社区“微项目•微自治”活动,因地制宜推出社区便民服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社区自治等服务项目。其中,浒山街道上叶家社区的“候鸟小港湾”项目、古塘街道科技路社区的“安心e家心理舒缓工作小站”项目、白沙路街道白河社区的“爱与成长亲子活动”项目等,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关爱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深受居民好评。
七、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和校园周边环境。市文广旅体局通过强化网络游戏服务企业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有效落实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内容监管、积极实施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等违法行为打击,严格实施文化市场事先事中事后监管,为广大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2018年以来,市文广旅体局共开展涉及网络游戏企业巡查6000余家次,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巡查36次,打击惩治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其中查处办理涉未成年人违法经营行为案件13件,作出警告行政处罚13件,吊销经营许可证3家,罚款93000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初高中学校配齐配强专职心理教师,小学段配齐兼职心理教师,并组织系统化培训,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有心理专职教师的学校每周或隔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兼职教师的学校按需开设心理辅导课,评比优秀心理校本教材,丰富校园心理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三是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建设,落实心理危机筛查、评估、干预制度。四是加强家校共建工作。家庭、学校要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业务能力强的心理专职教师到各级各类家长学校、社区课堂、亲子课堂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担负起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亲子关系处理的首要职责。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指导。
2020年9月10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民政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卫生健康局。
联 系 人:杨洁
联系电话:6391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