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7026G/2020-105629
市卫生健康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医药卫生管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医疗保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计划生育
2020-09-14
2020-09-14
面向社会
袁庆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日常健康行为,提升市民卫生素养水平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委宣传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推进健康慈溪建设,把健康城市建设与创卫成果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媒体宣传、村(社区)宣传和提供健康支持性环境、宣传日活动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让更多的人成为自我健康的管理者和践行者、健康慈溪建设的参与者,市民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一、规划先行,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制定了《慈溪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2016-2020年)》《慈溪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5年)》《慈溪市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等文件,健全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建立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整合健康教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急救员、家庭医生等资源,完善其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显著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必备知识和技能,经常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咨询服务。加强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医院的合作,引进高水平的专家来慈溪开设讲座,让居民在家门口接受面对面的权威健康信息。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资源库。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印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并向社会发布。积极发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作用,具体负责全市的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工作。
二、部门联动,倡导健康文明用餐新风尚。一是坚持顶层设计。联合市委宣传部精心编制发布《防控疫情我可以 文明实践“慈六条”》,号召践行“不要扎堆”“拒吃野味”“佩戴口罩”“经常洗手”“科学就医”“配合检查”等“慈六条”。市文明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公筷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双筷制”,明确公勺公筷数量、标识、场所要求。并将对公筷公勺的推广使用纳入文明单位考核内容,推进全市“公筷行动”有序开展。二是实施分类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分层落实,市级部门、18个镇(街道)、社会组织、餐饮协会有针对性开展公筷行动。开展以“公筷”为主题的公益短视频创意大赛等,促进文明用餐、公筷行为的养成。三是注重示范引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食堂带头实行分餐分食、分时供餐制度。杭州湾大酒店、白金汉爵大酒店等10家三星级以上酒店以及110家大型餐饮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定位和不同消费场景,采用“双筷制”“一菜一筷、一汤一勺”等方式全面落实公筷行动。各镇推动村庄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在农村文化礼堂、家宴中心举办的红白宴席推行“双筷制”,同时积极倡导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四是媒体宣传持续发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市融媒体中心在报纸、电视、电台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刊播公筷公益广告,并自制方言版公筷行动短视频在抖音、天目等平台发布,累计观看量达10余万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志愿者宣传持续跟进。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广泛开展“公筷行动”宣传。文艺志愿者朱碧云制作“使公勺,用公筷”剪纸,用传统艺术向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市曲艺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创作方言短剧《提倡公筷,离文明更近一步》,用生活化的场景、接地气的语言宣传使用公筷、传播文明。
三、政策支持,建立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过程中,将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加大对不文明、不健康行为的执法力度(如公共场所吸烟),鼓励和引导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
四、突出重点,加强重点地区、人群、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加大农村和山区等重点地区,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和企业工人等重点人群,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等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因地制宜,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康问题,开发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材料和工具,尽快建立起全市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云资料库,实时更新和共享。继续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提高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力争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将中老年人作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研究制订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健康问题的中老年人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不断创新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法,特别是慢性病防治方面。
五、拓展思路,积极探索提高居民健康行为和健康素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开发推广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研发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居民健康状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运用健康大数据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推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干预,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医院等活动平台,以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场所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改善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促使居民在掌握健康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并固定健康行为,形成健康习惯。针对当前居民缺乏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基本医疗知识,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互联网、手机APP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要针对慈溪的实际情况,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传单折页以及一些互动形式,拓宽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渠道,扩大他们的健康信息量,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掌握相关医改政策,增加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常识,促进他们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六、加大投入,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市镇村三级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大对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的投入,强化跨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管理和引导单位、家庭和居民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和面向机构的培训工作。企事业单位结合员工的主要健康问题,组织健康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听取委员建议,加强对日常健康行为宣传和推广工作,扎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
感谢您对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9月14日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委宣传部。
联 系 人:虞建锋
联系电话:1396828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