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755727/2020-102548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体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旅游、服务业-

发布日期:

2020-09-15

成文日期:

2020-09-0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慈溪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9-15 15:56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虞忠能、赖静娥委员:

两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慈溪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专题对您的建议进行了研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办理,现将有关建议梳理并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赞同两位的观点,慈溪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但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是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近年来,我市依托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创建,旅游产业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2020年,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等4家单位通过3A级景区质量评审,力争年底全部通过创建,鸣鹤古镇力争年底通过4A级景区创建。市本级拥有星(花)级饭店、品质酒店21家,旅行社32家;建成特色精品民宿18家,其中省级银宿培育单位1家,2020年新启动40家民宿新建改建项目;累计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7座。市本级范围内,创建宁波市级休闲旅游基地13处,省级以上旅游基地17处,国家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7处,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优秀项目)4处,省级果蔬采摘园3处,省级中医药养生基地1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级生态旅游景区1处。创建省A级景区村庄56个,其中3A级9个,2020年新启动72个景区村创建,力争到年底实现占行政村总量的48%;创建省4A级、3A级景区镇各1个,2020年新启动景区城和5个景区镇创建,力争到年底实现景区镇占比61%。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镇6个、特色精品村16个,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镇5个、示范村11个、合格村124个;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1个,省、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5个。但是确如您所说,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旅游发展还存在如产品等级不高、基础设施设备不足、产业融合不够等多方面缺点,就景区而言,目前慈溪市本级尚无5A级景区,4A级景区仅有一个,且景区吸引力明显不足。民宿发展水平低下,直到今年我们才有了第一家省级等级民宿培育单位。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顶层布局,加强整体规划

优化顶层设计,编制《慈溪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慈溪市重点区域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慈溪市民宿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启动《“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明确“打造长三角著名休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重点布局“三线一区”的核心产品布局:一是南部秘色青瓷古韵线。做深做强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加快推动青瓷文化传承园、蓝城国医国药特色小镇建设。二是东部山水氧吧乐动线。依托达蓬山打造综合性山地旅游度假区,依托伏龙山打造低空飞行、知名综合户外运动基地。三是北部沧海桑田农业线。推进现代农业园正大智创湾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开发滩涂赶海等特色资源,推动棉花、晒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展示,打造以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主的农旅业态。四是都市人文风情休憩区。重点围绕环创中心、森林公园、潮塘江区域,构建连接客运中心站和未来高铁站、集集散中心、信息咨询、旅游中介服务、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休闲旅游综合枢纽,其中对南部秘色青瓷古韵线要以上林湖越窑遗址考古公园为中心,串联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鸣鹤古镇等景区,以打造天然雅致的南部山水画卷为目标,青瓷文化、徐福文化及鸣鹤国药文化、红色文化为引领,依托区域内各乡镇的红色资源、民俗、农业、工业及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先期的分区概念规划,并提供了意向图纸,为下步的详细规划打好了基础。

二、加快建设进度,凸显地域特色

鸣鹤古镇4A级景区创建是今年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会同观海卫镇人民政府、旅游集团,以鸣鹤古镇内要素提升和外环境整改为重点,加快推进鸣鹤古镇4A级景区创建的整改提升工作,此外一系列重大旅游项目持续推进,如“国药康养”鸣鹤特色旅游项目方案拟报市政府通过;编制完成白洋湖提升规划(含白洋湖环湖通道与景观提升),目前均处于工程设计和政策处理阶段,启动环白洋湖步道建设工程;拟改建成慈溪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云龙中学1号楼重建工程已开始动工,可研方案、立项、预算编制正在进行国资审批;通过以租代改等方式,已收储鸣鹤古镇中街店面94间,加快推进仿古立面改造;鸣鹤古镇酒店已与意向投资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国资审批程序;完善鸣鹤古镇外围周边风情游憩道路建设,实施鸣鹤湖中路道路景观改造建设工程,新建沿湖栈道、亲水平台等。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在高等级旅游产品供给上“提质增量”, 鸣鹤古镇力争今年创4A成功,并推动古镇收费管理,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上林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息壤小镇、天元古家具小镇3A级景区创建实现“保3争5”的目标,继续推进达蓬山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预申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抓紧推进百城千城万村景区化工程,不仅要在数量上飞速提升,实现景区村占比50%的目标,更要在3A级景区镇的品牌打造下功夫,邀请宁大专家团队挖掘特色文化,比如今年我们拟新创建的3A级任家溪村就是以传统古旧建筑展示和乡风文化为主题,洪魏村是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等等。对已经创建成功的岗墩村、大山村等,我们则是梳理资源、搭建平台、引进项目、提升服务为主,上阶段,在上海举行的文旅体专项推介会上,我们编印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手册等资料,推动了岗墩平平顶等十多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进行招商推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与国内知名旅游投资运营商的对接,引入优秀资本和运营团队,适时推动更多文旅项目进入我们的特色自然景区村。

三、加快民宿建设,抓紧补齐短板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全市民宿提质增量实施工程,按照普通乡村民宿和标杆精品民宿同步建设的要求,通过考核激励、统一培训、政策引导、简化流程等方式,鼓励农民改建新建民宿,计划到年底新增民宿50家。各镇、街道组建专班开展民宿创建意向单位的排查、指导工作;我局会同公安局,对排摸上来的40多家意向单位,进行了专家培训和审批讲解,截至目前龙山镇已有两家完成新建审批工作,观海卫的听涧原宿入选银宿培育单位及省文化主题(非遗)民宿,今年可实现省级等级民宿零的突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会商民宿改建中遇到的消防审批不过关、缺少房产证等实际问题,力争经过全域旅游创建,将我市的民宿建设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营销推介,打造特色线路

近年来,我局通过各个自媒体平台和媒体宣传慈溪旅游,上半年,设计推出旅游线路重点推介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岗墩自行车道、匡堰杨梅、上林瓷苑、桥头五姓村等众多网红景点和线路。引进上海乡伴文旅集团建设运营匡堰楝树下区块,将“旧”产品通过文创升级形成匡堰特色产品展销样板,与上海2家文创公司开发文创T恤、公筷、摇扇等杨梅周边文创产品,以文旅伴手礼形式在实体文创点和线上淘宝店同步销售杨梅深加工农产品,邀请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创意开发以杨梅为主题的秘色宴菜肴,邀请省工艺美术大师定制烧制整套秘色瓷餐具,创新推出“梅食美瓷”新六道杨梅秘色宴,聘请其担任镇美食顾问,规范提升农家乐整体水平,形成家家有招牌,四季有新菜。推出岗墩茶园、暴走慈溪等“云游”抖音宣传片;探索“直播+网购+互动”模式,书记、镇长直播带货,在青瓷文化传承园增设茶叶和青瓷展销摊位,线上线下联动助推旅游产品消费升级。近期,我们还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开辟网红直播间,与网易直播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网红直播的形式宣传推介慈溪文化旅游。

五、深挖文化基因,做强红色旅游

我们高度赞同虞委员对我市“三点七线”旅游资源和线路的梳理和总结,认为这些资源和线路不但是慈溪文旅资源融合的结晶,也是打响慈溪品牌,实现长三角旅游品牌知名度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资源线路,除了上林湖青瓷、鸣鹤古镇、古村文化、收藏文化等文旅资源有了一部分开发利用,大部分都还没有处于真正开发的阶段,特别是红色旅游、佛道教资源、古贤资源等存在重保护轻展示、开发利用程度不足、旅游配套设施缺乏、周边可一体开发资源稀缺的通病。

以红色旅游为例,我市是革命老区市,全市有革命遗址69处,其中宁波市级以上29处,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点)17处,省级以上3处,但总体而言未能及时得到良好保护及充分利用,部分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展示不足,如阳觉殿、沿海红色通道(四灶浦、段头湾、古窑浦等)、洪魏村浙东首届军政会议遗址;部分红色景区吸引力不强,如五磊寺中共三北地委干部会议召开地旧址;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景区特色不明显,如金仙寺的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处旧址。前阶段,市里推出了十多条红色旅游专线,与交通集团联合推出了“不忘初心”红色之旅专列,深受市民欢迎,目前我们正在对接上海优质旅游开发企业,谋划重新打造观海卫宓大昌——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党史办,进一步摸清红色资源,编制发展战略,明确定位布局,加大保护力度,坚持有序开发,合理完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内涵,加强学术研究,增强“浙江盐都”“浙江棉仓”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北红色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体验,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提高趣味性与参与性,将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健身旅游等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旅游大格局,产生叠加吸引力,实现优势互补。

再次感谢两位委员对我市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9月8日

AH_42_关于加快推进慈溪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建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