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0-102699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科技、教育/教育
2020-09-18
2020-09-14
面向社会
姜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公民同招”后对公办初中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我市初中教育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初中教育尤其是民办初中与公办初中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整个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瓶颈。
今年秋季开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我市义务段招生实施“公民同招”, 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在招生上一视同仁,民办学校不再享有招生自主权。坚决杜绝了民办初中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行为。“公民同招”之后,意味着每个学校的生源质量是基本一致的,每个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这对初中教学会带来更高的要求。您的想法具有建设意义,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促进初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促动镇(街道)优化布局结构,积极预测本区域未来几年适龄少年的就学需求,规划建设符合标准的公办初中。同时实施“公办初中教育振兴计划”,建立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定点联系一所公办初中制度。逍林初中、坎墩初中等13所农村初中列为定点联系学校。制定出台《慈溪市初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扩大优质初中教育资源,重点扶持农村和薄弱初中,大力推进初中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初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市教育局从2019年起,三年推出10个薄弱初中学校扶持项目,项目重点是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素质、课程实施水平、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薄弱的乡镇初中,主要围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展开,倡导援助和参与研讨的学校与项目建设学校自主开展同类课程的同步建设、同步提升,通过“互联网+教育”等方式,创新课程建设与实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同时改革学科质量评价办法,制定出台《慈溪市初中学科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办法》,坚持“从起点,看变化”的原则,比较公平、客观、科学地评价每所初中的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加快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实施以提升学习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微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范例与模式,促进初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深化初中与小学、初中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把选择性教育的思想向义务段延伸。针对新一届“公民同招”的初一学生,要求各校积极推进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性与活动课程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开发适合学校特色、学生需求的社会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到社会大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提升科学人文素养,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现已认定慈溪市科技馆等11家单位为慈溪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锦堂职高等3家为慈溪市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慈溪市科技馆等12家单位为慈溪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积极推进实践活动。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引导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推进教师在线学习资源的整合共享。拓展教学资源,教研室牵头慈溪“智慧云课”, 以网络教学为实施途径,让全市师生共享名师智慧,至今已开设直播课程3900余节次,上传1540余节微课,课程好评率超过97%。
推进学科作业整合,建设优质高效的校本作业,科学减轻学生负担。实施基于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精准教学研究实践。遴选了有一定基础的学校,试点开展借助技术手段精准设计针对每一个学生作业的教学指导工作,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三、推进初中学校教师市域内流动机制及奖励性绩效考核机制。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在前两轮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打破因人设岗,逐步科学推进因岗聘人,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全市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同时,教育系统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小组将优化实施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建立市级考核,市里考核每一所学校,学校考核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导向作用。目前计划所有公办初中归为一类进行考核;小学分中心校、片校、民工子女学校三类进行考核。对校长实施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校长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由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根据学校类别,对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的校长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为不合格者,给予警示并责成其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评定为不合格的,对其职务进行调整。
四、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逐步形成新颖高效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深入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职责与任务。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全面体现过程性评价。学校要制订好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规划,积极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让人人知晓评价,努力把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制度化。教师要强化课程意识,制订好学期课程与教学计划,把评价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学生开展学习与评价,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档案记录。学生要明确评价是促进自己成长的需要,自己是评价的主体,要认真学习好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的项目和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拓展课程,参加各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活动(或比赛)。进一步加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组织并推进学生综合素质专项系列研究活动,引导学校建立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机制。
感谢您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希望今后继续保持联系,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指导和帮助。
2020年9月14日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联 系 人:史文博
联系电话:6391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