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如山倒,上周五一波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从20℃附近的1月“高温”跌到了0℃以下。不过,气温已经开始在回升了,本周前期主打晴好天气,白天气温升得快点,夜间气温回暖就显得慢了不少。
入冬以来,连续经历了几次寒潮与强冷空气,冬季的严寒市民都领略过了。但江南冬天的湿冷一直难觅踪影。不过,本周后期会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严寒一去,湿冷也要上门了。
冷去如抽丝
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天晴到多云,气温-3℃—11℃。最低气温来到这轮冷空气影响的最低点,早上出门低温冰冻要注意防范。同时白天气温开始回暖,在10℃以上,应该说谈不上过于寒冷了。
明后天冷空气的劲头差不多过去了,气温开始回暖。白天的气温提得比较快,最高气温在13℃-17℃;夜间气温就慢了点。明天的最低气温还在0℃,后天5℃。经历了四波寒潮与强冷空气,感觉气温恢复的速度已经在提速了。
周四到周五暖湿气流北上,慈溪处于湿区,均为阴局部小雨天气,最低气温在8℃附近,最高气温14℃-15℃,谈不上很冷。尤其是晚上,有了云层保暖,气温在近期也算偏高的。到了周五晚上,受一个低涡东移影响,我市会出现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
市气象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我市降水呈明显偏少态势。除了去年11月下旬我市下过一场像模像样的雨水(降水量31.1毫米),慈溪及周边城市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旱情之中。换句话说,周末落下的将是一场喜雨。
周三迎大寒
本周三是传统的大寒节气,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古人将农历的十二月称为大禁月,“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
《二十四节气志》一书称,进入大寒节气,季节版图上冬的“领土”约为897万平方公里,霸主地位难以撼动。春只能隐忍待发,见缝插针地与之周旋,并伺机突破冬的南岭防线。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古人有“十怕”民谚,其中,“九月怕旱霜,十冬腊月怕冬干”。说明人们在隆冬时节,并未贪图晴暖,而是着眼于气候与农事,希望天气当冷则冷。“大寒寒白,来年碗呷白”,只有大寒时节既寒又白,来年碗里才能有白米饭。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天气变化已经不那么敏感。目前来看,小寒冷得够呛,大寒看起来就要正常得多。从周三开始,最低气温已经回到了0℃以上,本周后期见霜的机会都不大有。另外,慈溪一年当中,12月份降水最少,1月份降水要多出个三四成。小寒节气就没有降水,大寒的降水倒是可以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