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市政府:
2020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2020年慈溪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以公安执法改革为动力,以执法信息化为支撑,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升全市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现将我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履行公安行政职能
(一)依法开展疫情防控治理工作。一方面,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法治服务保障工作。在推广应用“健康码”“健康岗亭”的基础上,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由“百度-慈溪公安”智慧警务联合实验室牵头研发了“智能守门、无感验码”系统,全市有3700余个人脸识别点位实现“无感验码”,相比单一的手机亮码验码方式,全市“守小门”效率提升了50%以上,此项工作得到了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慈溪市委书记杨勇等上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另外,共有19个集体和26名个人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市委组织部评为战“疫”先锋团队和个人。另一方面,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和阻碍企业复工复产行为,做到既从严从快,发挥法律惩处的震慑作用,又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疫情以来,及时发布并适时调整疫情防控期间案件办理、违法犯罪人员羁押管理规定等通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规范执法指引;针对涉疫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截至目前,我局办理涉疫刑事案件5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人;办理行政案件7起,行政处罚6人,不予处罚1人,有力保障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方面,强化“窗口意识”,推广“慈溪公安掌上办”小程序、“阿拉警察”APP、“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等平台应用,筹推进政务服务2.0平台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公安户证、车管、“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窗口的应用,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为民办实事举措,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完成临时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全省居民身份证免费快递服务、机动车“通道式”及“交钥匙”查验服务等关键民生小事试点,推行“公民身份信息变更一件事”、车辆检测“一件事”等集成改革,工作举措获副省长、公安厅长王双全,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慈溪市委书记杨勇批示、点赞。另一方面,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内部管理领域延伸,依托政务“钉钉”平台,启用内部办事“基层发起、钉钉代跑、机关接力、部门协同”的“钉钉跑”线上工作模式,上线局内部办案办事事项46个,市级部门协同办理事项23个,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进一步惠及全警,着力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三)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方面,打防并举,护航企业发展。依托“警企服务中心”和经侦民警联系企业制度,向企业广泛宣传防范措施,积极为企业提供矛盾排查化解、法律咨询等服务管理;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安打击职能,循线深挖、深度经营,全力追赃挽损,护航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全局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9起,破获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移送起诉7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另一方面,推行涉企事项网上办。创新在正大集团下属鑫百勤专用车辆有限公司内部设立全省首个零警力机动车临牌服务点,实现了企业“零跑腿”,提高了车辆出厂效率;推行大型活动许可网上办,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零次跑,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网上办、零次跑,优化办事流程,方便企业办事。
(四)提升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一方面,开展“品牌传承”工程,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搭建了一个枫桥经验传经送宝的平台,以退休民警励金敖为主,吸纳9名有激情、有情怀的社区民警组建一支“枫桥经验”巡回宣讲团队,通过传授、交流、学习,培育更多老励式接地气、会讲群众语言的骨干社区民警,目前,已召开会议两次,提炼了白沙路派出所的“白领义警”、古塘所的“平安管家”、崇寿所的“众家治村”、龙山所的“护苗警师”等基层治理品牌。另一方面,实施新型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推广农村“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今年5月以来全面开展“一村一辅警”工作,目前我市除172名社区民警外,全市53个社区全部达到了“一社区一民警二辅警多网格员”标准,274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专职驻村辅警,共配备社区辅警 879 人。通过“一村一辅警”工作,将信息采集、矛盾排查、治安防控、人口管理等社区网格警务置于社会治理服务整体框架下谋划推进,以社区民警、社区(村)干部和网格力量为主体,联动引导社区网格力量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叠加辖区治安巡逻防控。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对公安领域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严格依法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等重大决策法定程序,进一步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切实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二)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注重定期清理、修改与上级文件冲突或者不再适宜的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有效。今年以来,开展外商投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相符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和野生动物保护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次,清理民法典涉及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
(三)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认真落实《慈溪市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及市政府关于做好行政机关合同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落实事先合法性审核制度,强化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行政机关合同规范化管理水平。2020年以来,共审核合同364件,均未发生合同纠纷。
(四)完善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制度。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外聘法律顾问作用,为重大执法决策、民警法律援助等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保障;全力推行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取得公职律师资格的民警作用,为重大执法决策、行政复议诉讼、疑难案件办理、敏感舆情引导、维护民警权益、执法培训指导等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现有取得公职律师资格的民警9人,在合同审核、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办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根据新修改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关于快速办理规定,完善行政快速办理机制,提升行政执法办案效率。目前,今年年我局行政快办率达69.91%。
(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流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外,采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全面实现同步网上公开推送工作,2020年以来网上公开推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4271条;落实执法全流程记录、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制度,推广应用全省公安机关全过程执法视音频信息管理系统执法办案场所模块,通过整合执法记录仪、执法办案场所监控视频,形成覆盖接处警、现场执法、调查取证、办案区办案的全流程记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0年以来共法制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2332件3562人。
(三)优化行政执法方式。继续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从实战、实用、实效出发,创新执法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现场处置、调查取证、处罚裁量、执法功能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组织学习一批“教科书式执法”教学视频和执法操作指引,构建全面覆盖、标准统一、引领实战的执法标准体系。今年6月,我局制作的视频微课程在宁波市公安局教科书式执法微课程竞赛中荣获优胜奖;先后制定出台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伤情鉴定、非正常死亡事(案)件处置工作等文件通知,细化规范公安执法工作。
(四)强化行政执法管理。应用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截至目前,已全部认领国家库监管事项51项,认领省库权力事项727项,1066名执法人员开通掌上执法账号,掌上激活率达100%,开展执法检查1846次,掌上执法1778次,掌上率96.31%。建立部门领导窗口坐堂制和难办退办民警审核把关工作机制,运用窗口服务评价系统、事后电话回访跟踪问效、满意度第三方评估等,及时发现、整改问题整改。
四、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一)强化内部执法管理。依托市局与各办案单位二级案管中心(室)建设体系,落实“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实体化运行,促进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精细化,落实单位法制员管理工作细则和中层领导执法履职规定,压实管理责任,推动执法管控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启用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出台《慈溪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加强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规范管理,确保执法安全,保障正常运行。
(二)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把开展网上执法巡查与开展案件评查、实地检查等形式结合起来,强化执法活动的考评常态化,及时发现、整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动态化、无缝化、实时化监督。加强审计监督,今年共实施交警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专项审计、监管部门执法活动财物管理后续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9个,印发《公安机关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手册》216本,预警执法活动财物管理方面的风险点及常见的表现形式、相应的防范对策、并辅以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落实专人认真办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人大、政协建议提案,抓好“事前沟通”“事中协商”“事后问效跟踪”;主动接受配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做好监督反馈;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对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畅通公众监督投诉渠道,对群众提出的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处理。2020年,我局共接到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建议提案69件,其中人大建议36件(主办13件、协办23件)、政协提案33件(主办9件、协办24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由各分管局领导牵头,落实承办单位具体负责办理,承办单位明确主要领导负责,确定专门力量,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并做好与代表委员的沟通、答复等工作。
五、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诉讼法定职责。加强与政府行政复议部门、法院行政审判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落实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及时解决行政争议法律问题,促进公安行政执法。健全办案民警庭审旁听机制与行政复议应诉反馈机制,总结分析行政复议诉讼中反映出的公安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发挥行政复议诉讼结果指导公安行政执法的作用。2020年以来,我局共收到行政复议27件,已办结22件,其中维持15件、终止4件,驳回1件,责令撤销重作1件,责令做出处理决定1件;收到行政诉讼4件(去年遗留3件),已办结 6件,胜诉3件,撤诉3件;组织庭审旁听1次,负责人出庭应诉1件。
(二)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建设。以公安派出所“百万警进千万家”“三服务”活动为抓手,深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化完善警调衔接工作机制,严格规范“警调衔接”工作流程,做到处警环节先期化解、取证环节首接负责、移送环节手续严密。创新“警调衔接”新模式,发挥优秀调解室的品牌效应,以市局、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三级平台,强化与司法、信访、人力社保、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协作,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整合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资源,切实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处置化解合力,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163起,化解2771 起,通过派出所工作平台向综治E平台推送非紧急类纠纷1934起,全市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三)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以信访科整建制入驻慈溪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契机,一窗受理群众提出的涉警纠纷、信访诉求和投诉举报等事项,借势借力中心优质资源,努力提升群众事项“全链条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初信初访“一次办好”,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结合“最多访一次”工作形成的优秀经验,深化开展“最多跑一地”,以“老励工作室”作为信访诉求帮办代办点典型,用更多的“网上办”“帮办代办”引导群众信访下行。截至目前,已在中心接待群众来访咨询投诉共988批次1195人次,当场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网上信访件办结率达96.9%,有效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并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市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业务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民警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二)增强领导干部法治理念思维。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以自身表率浓厚全警学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将法治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增强规则意识、权责意识,自觉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今年以来,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
(三)提高全警依法行政能力。强化全警实战大练兵,采取执法业务培训、警务技能比武等措施,不断强化全警执法能力,有效促进规范执法的习惯养成。深化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鼓励民警报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职律师申报等,大力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刑事技术、新警业务能力、社区民警技能、射击技能、法制业务等6项比武活动;组织开展警务技能集中大轮训14期504人次,辅警岗位培训5期152人次;开展四轮全警基本训练科目理论测试,参考人数达945人次;开展信息化应用、执法规范化、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等警种专业练兵60余次,覆盖民警、辅警1200余人次;目前,共有67名民警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32名民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今年,我局代表先后在宁波市刑侦系统模拟传统案件现场勘查比武、刑侦技战法比武、派出所所长比武、社区民警警务论坛比武、政务服务窗口大练兵比武以及省厅法制比武、全国交警系统实战大练兵比武竞赛中荣获佳绩。
(四)提升全员普法宣传效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调动各警种普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推进普法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及时发出正面声音,并加强与报社、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工作。2020年以来,慈溪公安官方微信、微博、抖音推送正能量新媒体作品5900余个,阅读观看量达1832万次;先后开展110宣传日活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集中防范宣传、公共安全防范“地摊式”宣传、“警民小铺”“6·26”禁毒主题宣传活动、“6·29”反诈宣传、公共安全防范宣传暨反诈进企集中宣传月、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宣传、“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组建交通安全放映队,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推出交通安全流动宣传车,在全市各地流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698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