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一次性研发的70余款医疗器械的气动元件,已逐步实现供货。预计1至2年完成产品的全部认证后,该系列产品将为企业新增产值逾1亿元。”近日,国家“小巨人”企业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吴继繁向记者展示了供给国内呼吸机、麻醉机龙头企业的最新产品,“你可别小看这些小小的气动元件,它们曾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目前,仍有不少核心气动元件被国外企业牢牢卡住脖子。”
随着我市亿日、瑞堂塑料、太极环保等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目前我市共有30家像“亿日”这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近年来,我市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了一批工业企业地标、行业地标。“我市加快培育主营业务专注专业、经营管理精细高效、产品服务独具特色、创新能力成果显著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制造业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出台培育壮大“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亿元级企业行动计划以及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同时,有153家企业入库培育,涌现特定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五位的“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126家,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排第一位的企业73家。
“小巨人”企业围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竞争力水平,成为引领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在企业迈开创新步伐的同时,政府优化创新生态。未来,我市将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与行业龙头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等,全力推进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打造以亿元级以上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到2025年,我市力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8家、35家、760家,新增制造业上市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