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1-148442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文件解读
县级政策
科技、教育/教育
2021-11-26
2021-11-26
面向社会
学前教育:优化园区布局,提升公益普惠
全媒体记者 陆铭铭 通讯员 施靓
“十三五”以来,慈溪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慈溪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监管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作为“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战略任务与重要目标。
《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指导和监管力度,稳步落实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积极开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扩容增量与园舍标准化建设,提高优质幼儿园比例及招生覆盖率,促进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
举措1:全方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五同步”规定,将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继续引导镇(街道)、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村集体等多渠道、多形式举办或转设公办性质幼儿园,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或其他富余公共资源,加快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建设质量。鼓励新建、扩建二级及以上标准园舍,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优质、普惠幼儿园。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占比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5%以上,新增公办性质幼儿园(园区)20个左右,创建成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举措2: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转公幼儿园正常运行,推进薄弱幼儿园改造,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重点,扶持现有幼儿园提档升级,彻底改变幼儿园“小、低、散”现象。通过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建立名园新园共同体、城乡幼儿园结对、集团化办园、与上海优质幼儿园合作共建等方式,探索学前教育提质新路径。深化幼儿园内涵建设,开展“安吉游戏实践”,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举措3:深入推进幼儿园特色品牌建设
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着眼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与本土化,加强精细管理,建设一批课程改革样本园,培育慈溪幼儿园课程品牌。鼓励优质幼儿园立足自身优势,挖掘地域资源,加强课题研究,争创学前教育特色与品牌,打造一批科学育人的慈溪样本。到2025年,创建幼儿园特色项目50个左右、特色幼儿园30个左右、品牌幼儿园20个左右。
举措4:完善学前教育监管机制
健全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监管体系,建立自然资源、住建、教育、财政、编办、人社、卫健等职能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推进市、镇(街道)、幼儿园三级学前教育监管与监测机制,落实幼儿园年检和常态化督查制度。积极配合省等级(市星级)幼儿园评估工作,建立办园行为动态监管档案数据库,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资质、人员准入、财务管理、保教行为、食品安全等的全面监管。引入学前教育第三方评估,定期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与改进报告,发挥教育问责与督评增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