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

发布日期:2021-12-14 10:29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理想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魂唤醒,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无声的熏陶。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取得长足进步、高中教育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翻开了我市教育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省等级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比例提高到99%,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和标准化率均达100%,被评为“宁波市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先进县(市)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义务段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比例达91.12%,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深化普高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获评省级特色示范高中比例达85.7%。畅通普职之间学生互转通道,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开展中本一体化“3+4”专业试点。拓展学生学业上升通道,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率达60%,初次就业率达99.8%。我市中职学生在历届全国技能大赛中累计获82金86银37铜,居宁波各县市领先水平。

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是教育强市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中高职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格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市4所职业学校,7个品牌、优势特色专业成功创建省“双高”(高水平学校与高水平专业)项目。全面开启慈溪职高、技师学院两个宁波市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项目,对接区域机电、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首批示范学习型城市,名列“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榜首。2016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落户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整体迁建至慈溪,我市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中小学134所,在校生148108人,全市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紧密衔接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群众接受多样性教育的需求。

全面推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365”教育党建工作法,开展“1211党建阵地”建设、“4+N”主题党日活动、“2+5”结对活动等内涵建设活动,打造教育系统“智慧党建+”品牌。坚持以评估促发展,加强政策与投入保障。编制《慈溪教育现代化2035纲要》和《慈溪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两个纲领性文件,开展“教育现代化星级学校评估”工作,对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三轮评估,指导与促进学校发展,创建成为浙江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

全面推进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全市62所学校与贵州省安龙县、兴仁市结对帮扶,实现了受援地城镇、乡村中小学校全覆盖。锦堂职高举办3届“安兴班”,招收贵州“建档立卡”中职学生来慈溪就读。加强与常山县教育对口帮扶,全市20所学校和1个教研室与常山县教育局21个学校单位建立为期五年的对口协作关系。选派10名优秀骨干教师开展支教,深化慈溪中学与常山一中战略合作关系。2021年开启新一轮东西部教育对口帮扶行动,与布拖县教体局签订对口协作协议,全市5所学校与布拖县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行知职高开设“都慈e+”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市启动新一轮名特优教师培养计划,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名师(骨干)和校长,获批全国优秀教师4人,浙江省特级教师16人,宁波市名教师30人,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首席教师7人,宁波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51人,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双师型教师11人,以及宁波市名校长17人、宁波市骨干校长4人,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有罗马尼亚考察团、芬兰乌西玛大区教育考察团等来慈溪进行教育交流合作,7所学校与境外结对学校开展STEAM课程学习。深化校地合作,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院校进行校地共建和项目合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我市德育工作一直追求的美丽风景。出台《慈溪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印发《慈溪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大力推进中小学德育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市、镇、校三级班主任工作室,指导学校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均被评为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20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2所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医教结合试点学校。牵头做好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和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施“名特优讲师团送教下乡”、“百课送基层进社区”、“爱之行”送教上门等项目建设。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师生、家长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工作参与人数达13万。目前,我市共有53所中小学校创建成为“宁波市文明校园”,1所中学创建成为“浙江省文明校园”。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今日慈溪,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最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我市教育事业必将迎着新时代浩荡的春风,书写出慷慨激昂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