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党代表继续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就“品质魅力慈溪”展开热议——
市党代表、龙山镇新东村党总支书记俞吉
“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品质魅力慈溪,我觉得这是关系到所有慈溪百姓生活的重要目标。”俞吉在听完报告后倍感鼓舞、信心满满。
俞吉用笔划出了报告中这样一句话:“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工作成功列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作为一名基层村书记,俞吉对此感受很深。今年3月,龙山镇范市片5个村打破村界,率先推动抱团发展。在组团过程中,片区重点突出“山、海、田”元素,从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的千年古村方家河头村,到海边的红色革命文化、海涂文化和黄泥螺文化,再到上百亩农田培育出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基地,一系列扬长补短的“组合拳”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的变化,百姓看在眼里,更乐在心里。“报告为今后5年的发展谋好局、开好篇,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俞吉说,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到2022年1月,整体功能规划布局将会出台,目前也正与2家投资商进行洽谈。“相信未来的乡村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能够向乡村片区组团共同富裕的项目倾斜。”
市党代表、横河镇东畈村党总支书记孙立乔
乡村之美,美在经济实力的壮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风景面貌的焕新,更美在地域文化的弘扬。“报告中提到要全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对所有基层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立乔说,“特别是其中那句‘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打造南部文旅精品区’,我们横河更是责无旁贷。”作为我市的“南大门”,横河镇人文深厚、山清水秀、产业兴旺,正朝着“人文山水名镇,智创活力横河”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在孙立乔的畅想中,未来五年,随着美丽乡村的全域推进,城乡交通将更加通达便捷,无论是胜陆高架还是乡间小路,都方便人们往来于城乡之间;农业生产将更加现代高效,实现从分散作业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文旅融合赋予南部的青山绿水更多生机活力,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则持续地滋润百姓的精神世界……“届时,慈溪的城镇繁华富丽、人人向往,慈溪的农村和谐美丽、人人羡慕,全民都能享受到城乡全面统筹发展的建设成果。”
市党代表,胜山镇实验幼儿园党支部委员、副园长戚文学
“生态美城、幸福暖城”,报告中这短短八个字,给戚文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胜山镇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一体化保洁极大提升居住体验,充分挖掘四灶浦沿江风情线、红菱基地等优势,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旅游产业,深入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以扩大农村服务均等化……一系列身边的变化让她强烈地感受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更深层次地提升乡镇品质、城市品质。
生态环境的提升,不在一时一刻,而在久久为功。作为一名教育线的党代表,戚文学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帮助幼儿树立绿色生态意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而这一步,其实从身边就能做起。“胜山生态资源丰富,可以将红菱基地、四灶浦沿江风情线、戚继光纪念馆及历史文化公园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生态教育,既有利于让孩子近距离感受自然生态之美,也能够从小树立起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爱乡之情。”
市党代表,市图书馆书记、馆长李霞霞
“要最大程度满足好群众更为丰富、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李霞霞来说,报告中的这句话最引她深思。“在品质魅力慈溪,市民应该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品质呢?又该如何从公共文化服务中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体会到文化带来的幸福呢?”
以图书馆为阵地搭建公共文化空间和交流平台,从而实现文化铸魂、文化润心、文化添彩,这是李霞霞给出的思考。“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李霞霞说,未来五年,市图书馆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在不断完善现代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图书馆功能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转变,让书香飘得更远更广;不断提升图书馆各项实力,拓宽图书馆的发展空间,让市民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的人文温度、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