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监管专题 >> 放心消费

慈溪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1月消费投诉公示

发布时间:2021-02-18 15:04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2021年1月共受理举报、投诉、信访、咨2632件,其中:分流宁波12315平台投诉举3件、浙江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1445件(其中政务督查15件、省12315系统1430件)、首问责任制0件、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971件、来信投诉举报33件、81890转办145件、食药OA平台0件、110联动58件。

典型案例一:1月5日,周巷市场监管分局收到翁女士投诉,称其花费2677元购买某电器集团的挂烫机,现出现无法启动加热的情况,返厂维修两次仍未修好,要求厂家更换新机被拒,遂请求帮助。工作人员与厂家售后专员联系进行情况核实,得知翁女士的机器是2019年1月份购入,不久通过闲鱼平台卖给了一名服装店店主,该店主于2020年12月末因机器出现不升温问题联系售后报修,机器虽然已过质保期且无法提供有效购买凭证与发票,但该公司仍支持返厂维修,并且减免检测维修配件费,同时把机器升级至最新版本,客户只需承担来回运费,对于翁女士的换新机要求,售后表示不符合公司换新政策。周巷分局工作人员向翁女士解释后,翁女士表示认可,调解结束。

典型案例二:1月5日,观海卫市场监管分局接到浙江12315行政执法系统的转办投诉件,得知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消费者王女士于1月1日在淘宝网花费890元,购买慈溪市观海卫镇某公司销售的洗衣机,收货使用后发现洗衣机无法排水,要求商家退换货遭拒,且商家不同意承担运费,故投诉请求帮助。观海卫分局经办人接诉后进行电话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货退款,并同意全额承担运费110元。1月8日,王女士来电表示已收到商家返还的货款和运费共计1000元,并对该分局调解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

典型案例三:市民刘女士来电,称其通过拼多多在逍林镇樟新南路某电器经营部购买一台洗衣机,支付498元,但一直没有发货,和商家联系无果,现来电请求帮助,要求给予解释并退款。逍林所工作人员接件后,立即与商家进行联系并告知其消费者基本诉求符合《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有关规定。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商家同意退款,刘女士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典型案例四:2020年12月25日,周巷市场监管分局接到汪女士投诉,称其于2019年11月30日在周巷某艺术学校给孩子报了双排键培训,共48节课,支付5600元,另外赠送4节课。2020年11月29日,因乐器老师离职课程未能继续,已上27节课程,要求学校退费,学校同意退21节课的费用,按5600-27×133=2009计算,赠送的4节课不退费,汪女士对此不认可,要求退还25节课的费用。2021年1月5日,经调解,学校同意退还2250元,扣除200元开卡费,汪女士不认可,要求再次调解。周巷分局认为退费不应把赠送的4节课混为计算,即已上27节课,还剩21节课未上,5600÷48×21=2450元计算。1月12日,学校最终同意退还2450元费用,汪女士对此表示认可。

典型案例五:1月5日,消费者张女士通过浙江12315投诉,称其于2020年12月26日去某美发店剪头发,当时办了一张消费卡充值1500元,该店工作人员建议张女士免费做个头皮测试,张女士表示同意,付款时却在张女士消费卡里多扣了700元,工作人员表示测试是免费的但测试所用产品要收费,由于在测试之前工作人员并没有说明,店里也没有明码标价,张女士对此不认可,故来电请求帮助。接诉后,龙山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及时与商家核实相关情况。经多次电话调解,商家同意将多扣除的款项返还至张女士卡内,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成功。

典型案例六:近日,掌起市场监管所频频接到多名消费者投诉信息,均是通过电视购物购买掌起镇某公司生产的暖风机,电视购物单价299元每台,但收货后发现该暖风机实际使用效果远达不到电视广告宣传的制热快、省电等,因商家电话无人接听,向厂家提出退货未果,故投诉请求帮助。掌起所调解人员接诉后进行多次电话调解,厂家均以产品不是其销售为由拒绝退货,由于投诉者过多,调解人员到厂家进行现场调解,通过沟通,厂家最终同意与销售该产品的经销商协商消费者退货事宜,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经销商同意退货退款并承担运费。之后,掌起所调解人员通过电话向多名投诉人一一核实退货情况,投诉人均对该所调解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

典型案例七:1月20日晚,浒山市场监管所接到一起110联动警情,反映南二环路一家蛋糕店有过期食品。该所立即调遣就近的同志迅速到达现场。到现场后,发现一名女士和一名女店员正在争执,因一款小蛋糕盒子外标签标示有效期至1月20日当天,该女士认为蛋糕是当天下午拿到的,若当天不吃,第二天就过期了,而店家并未提示,晚上又来到该店,发现货架上摆放着最新日期的同款蛋糕,该女士怀疑因自己是在APP下单购买,故店家故意把临期产品卖给顾客,现店家不仅矢口否认,还态度强硬,认为该女士的猜测不合理。调解人员跟女士交流,告知她店家售卖的这款蛋糕在有效期内,并不违法,至于店家没有告知商品临期,也不违法。女店员提供了小蛋糕购进凭证等资料给该女士看。在调解人员协调下,女店员收回临期蛋糕,给该女士重新换了一盒新鲜蛋糕再赠送一盒,调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