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000297903X7/2021-131189
横河镇
主动公开
其他文件
乡镇街道政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2021-03-26
2021-03-26
面向社会
横政〔2021〕26号
有效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办(中心):
现将《横河镇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横河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6日
横河镇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实现全镇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根据《宁波市冬春季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和《慈溪市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攻坚目标
以全面提升我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抓好水质突出问题的整改,加快补齐水生态环境短板,严防已达标水质反弹,及时回应群众水环境诉求,确保2021年东横河市控断面考核目标达到Ⅲ类水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重点围绕东横河流域、浒山江流域开展综合治理,确保2条主干河道水质稳定在Ⅳ类并持续提升,主干河道的一级支流水质持续改善,二级支流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基础上水质进一步提升,主要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比例达到55%以上。
二、攻坚范围
横河镇全域河道,以水质达标为核心目标,实施涉水行业整治、问题河道清淤排口整治、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企业规范化排水治理、公建单位和三产服务业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围绕东横河、浒山江流域为治理重点,涵盖一级、二级支流和涉及流域的其他河道及小微水体。
三、攻坚时间
2021年6月底前完成
四、攻坚任务
(一)主干河道流域治理
1.河道情况排查。建立东横河、浒山江流域主要支流清单,对所有一级、二级支流进行水质检测,形成水质检测报告及水质图。对于水质为Ⅴ类或劣于Ⅴ类的支流,建立重点问题支流清单。
2.溯源问题排口。根据问题河道清单,采用无人船走航分析、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人工排查等方式对河道排口(包括暗流、明沟、明渠等)进行全面排查,各村做好配合工作。对排口出水进行水质检测,对存在疑似污水排口开展重点溯源分析。建立问题排口“一图四清单”,即排口现场点位图,排口“问题、责任、项目、时间”清单。
3.推进专项整改。对问题排口进行详细分析,重点查清是否存在偷排漏排、超标排放、雨污混排等行为,并制定“一口一策”和“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举措和整改完成时限。落实规范化、智能化要求,对偷设、私设的排口、暗管等,一经发现立即封堵,并报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对雨污混排口要彻查污染源头,明确整改措施及整改完成时限。
水治线: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分解各线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对账会议,检查督促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做好与市“五水共治”办业务对接联络工作,收集统计汇总分析各类报表,为水环境攻坚战专班工作组决策提供依据。
城建线:制订东横河流域污水排除专项实施工程三年规划。梳理今后三年污水管网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项目,根据污水管网破损、老小区阳台废水未分流、生活污水治理不到位等实际情况,提出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应增加并实施的整治项目。制定截污管网、泵站全面排查工作方案,摸清底数情况,明确淘汰或修复的点位,列出污水管网的问题清单,明确治理的措施及方案。对浒山江、东横河等一类河道两岸居民污水入河直排口逐家逐户进行整改做到纳管治理,无法纳管的污水接入化粪池等生态消纳,户厕难以治理的采取三格式成品进行治理,属地村共同做好工作。二、三类生活污水的问题排口做好整治。加强对镇含油废水厂业务指导,落实工作人员保障污水处理能力。开展常态化的管网排查、运维、修复等,减少雨天污水溢流入河。牵头环保、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涉水行业整治,督促公建单位规范化排水整改。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督促工地规范收集处理污水,严防污水入河。东横河子陵村段实施原位提升工程,处理净化河道水质。实施封闭式截污管理,问题河道排口采用安装智能排口等措施进行末端治理。开展老旧小区阳台废水治理工作。排水站做好工业企业、公建单位、酒店、汽车4S店等排水许可证申领、换证工作,做到应发尽发。配合各线做好涉水行业业务指导和验收工作。
环保线:对问题排口进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溯源调查,对违法排污企业严格执法查处。牵头对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提档升级,开展一企一策治理工作。东横河两侧及支流企业进行全面排摸,全面严格落实污水零直排要求,常态化动态监控。6月底前完成横彭路工业园区、石堰工业集聚区、环驰老厂轴承园区、“低小散污” 轴承企业全面整治。杨家车江周边企业治理整改工作争取3月底前完成。开展轴承行业污染源整治工作,计划对全镇范围内所有轴承及配套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形成一厂一策,摸清污染源底数,规范企业排污。委托第三方每半月开展一次问题排口、重点河道水质检测,全面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分析对比数据,会商针对性治理措施。
农业线:制定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加快推进南大江湿地生态治理工程,利用增殖放流、沉水植物、湿地等进行生态消纳,减少水体氮磷含量,提升水质。东横河和南大江交汇处两岸改造农田生态拦截沟,减少农田氮磷直接入河。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开展清洁田园行动和统防统治,推广杨梅深穴施肥,集中开展畜禽水产养殖场整治。联合城管部门开展沿河违建清除工作,确保沿河5米范围内无违建,加强动态监管。围绕主干流域支流加快推进河道清淤工作,做好日常闸口调度,加强河道和小微水体突发性黑臭应急处置能力,采取拦截抽水、河道清淤、清除污染源等方式,迅速减轻对主干流的影响。持续推进梅湖江及支流“美丽河道”建设,提升水环境,沿江问题支流加快推进治理。
综合执法线:横河综合执法中队联合市场监管、排水站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执法,重点对群租房、小餐饮等不规范排水行为加强执法力度。根据“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标准,加强对建城区雨水管网的全面排查和管理,对私自将污水管插入雨水管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涉水行业进行全面排查,5月底前完成整治,全面做到规范排放,有条件接入污水管网的一律接入,暂时无法接入污水管网的应制订一点一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水直排,加强日常动态监管。
社事线:督促落实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根据“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标准做好雨污分流,加快推进横河高中、横河初中规范化排水整改。负责环卫站、垃圾中转站雨污分流工作,做好河道周边垃圾投放点垃圾渗滤液整治。加强村级公厕及河道周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
三产服务业:督促落实农贸市场、村级临时交易点、酒店行业、超市、汽车4S店、废品回收站等三产服务业根据“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标准做好规范排水。加快推进横河农贸市场顶棚雨水单独接出工程,城建线配合做好技术指导。
各村:负责辖区内水环境治理工作,配合镇做好一、二类河道问题排查追根溯源、清淤治理、监管整改落实等工作。三类河道以及小微水体治理按照属地原则开展排摸,形成问题河道及排口清单,加快推进整治工作,镇相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负责生活污水直排口沿河的整治。各村参照实施方案制定本村“五水共治”工作方案,细化每一项整治内容,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任务目标,紧抓工作进度6月底前完成水质达标目标,重点是主干河道支流。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开展日常巡河,排查处理轻微涉水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切实做好问题排口排摸、涉水行业动态监管、河道应急处置等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工作。
4.加强验收销号。验收销号工作由镇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工作专班具体负责。验收销号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照整改方案中明确的整改目标、时限等要求,“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做到问题不解决不停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对已完成整改并验收的支流,要将整改任务、目标、措施、效果在“一台一网一报”上公示,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销号的河道,进行挂牌督办,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民间河长,参与监督。
5.强化系统治水。坚持水岸同治,聚焦工业区、居民小区、农田等污染源头治理,高标准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版。跨区域河道的左右岸、上下游属地村要主动对接,加大跨区域河流联动、流域统筹和成果分享,协调明确管护责任,建立协作工作机制。跨区域河道整治中碰到问题,可由村提出申请,由镇水环境治理攻坚战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6.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加大“无人机”“管道机器人”“河道视频监控”等环境监管设备投入,建立开闸放水备案制度,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环境污染发现机制。建立健全“网格化+信息化+专项执法+联合执法”监管机制,组织护水斩污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流域涉水工业企业,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完善环境问题有奖举报制度,畅通群众参与途径,联合电视台等媒体,加大问题曝光力度,跟踪整治进展,宣传整治成效。
7.河长制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河长制体系和工作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采用积分制评估量化考核,星级综合评定河长履职情况,提升河长制工作精细化水平。镇级河湖长主要负责落实上级河长及河长制工作机构交办工作,落实责任河道治理和保护的具体任务,负责日常巡查及时组织问题整改。村级河长主要负责开展河湖保护宣传,日常巡查发现涉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能解决的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向相关上一级河长报告,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涉河纠纷调查处理等。
(二)其他流域及水体治理
各村要高度重视辖区内水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对本村内水体进行识别判定,分析有无反弹风险。根据各自辖区内的地表水水质情况,尤其是水质未达到或不能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的、存在水质反弹隐患的以及近年来群众投诉较多的水体,参照制定本村水环境治理提升的攻坚方案。要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整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综合打好治水“组合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镇“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实施攻坚战,成立工作专班,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群书记任副组长,工业、农业、文卫、城建、服务业、人武部、宣统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具体组织和协调推进攻坚战各项工作。市领导包干河道,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包干治理,对其他列入整治清单的每条河道确定一名包干领导,并落实包整治项目、包工作进度、包整治标准、包问题解决、包任务完成的“五包责任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实施流域整治细化方案,各村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包干污染最严重、整治难度最大的河道。各级河长要履行好巡查协调督促等职责,助推重点河道攻坚战。
(二)强化各方联动。强化统筹流域和各村行政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各村要摸清底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注重实效。镇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工作任务要细化、量化,每周对账,采取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工作进度。要加强资金保障,优化工程安排,简化审批程序,合理选择工程招标或政府采购,其中工程项目可以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办法,并按有关规定开通快速绿色通道。对考核断面原位水质提升工程和问题排口智能化改造工程,参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政策执行。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督查通报、考核考评、媒体曝光等制度,攻坚战开展情况列入 “五水共治”督查事项,督查结果纳入村生态环境和“五水共治”专项考核体系,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于省、宁波市、本市三级明察暗访中发现漏报瞒报或虚假整改问题的将从严处置,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从严执行河(湖)长星级履职考评和河湖健康评价,对慢作为、不作为的将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规问责。
(四)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河小二”等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投身治水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营造全民治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附件:1. 横河镇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工作专班
2. 重点河道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表
3. 浒山江主要支流清单
4. 东横河主要支流清单
5. 主要支流水质达标任务分解表
6. 重点河道名单及包干领导
横河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1年3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