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眼下正是梨花盛开时节。近日,记者在周巷的一片梨园里看到,绿叶白花间飘着一根“红丝”,大学生农创客曹青云正在给自家的梨树系上“红丝”。
这“红丝”便是梨小食心虫迷向丝。近期,市农业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周巷万亩梨园内穿梭于梨花间,忙着下发和指导梨农使用“红丝”,预防和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梨小食心虫迷向丝作用原理是长期缓释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干扰成虫信息识别,让雄虫与雌虫‘迷失’方向,相互找不到对方,从而阻断成虫交配,彻底防止幼虫危害。”市农业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迷向丝技术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一项代替或大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来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技术。
“今年采购的迷向丝一亩梨树使用33根,使用成本约百元一亩,迷向丝费用还有补贴,算下来价格要比喷洒农药便宜得多,还环保,梨园已经离不开这小小的‘红丝’了。”曹青云说,她有100亩梨园,去年该项费用农业农村局补贴了50%,周巷镇补贴了20%。由于长期大规模使用“红丝”,梨园不仅用药次数减少了,每次用药的间隔也拉长了,针对梨小食心虫的用药量减少了近70%,近几年收获的蜜梨很少看到有梨小食心虫的虫眼了。
“今年我市共推广使用‘红丝’3658亩,六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两万余亩,是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技术全省引进较早、推广面积最大的地区。”市农业监测中心负责人说,自2016年起,我市大面积推广“红丝”并出台相应补助政策推动该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红丝”为梨农解决了防虫难题的同时,也为我市蜜梨产业绿色生态发展、农药减量控害作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