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亩均论英雄”改革再深化——解码2.0版经济新指挥棒

发布日期:2021-04-20 11:39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3月29日,随着《慈溪市亩均办告工业企业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发布,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再次深化。按照《告知书》,我市对亩均效益评价A、B、C、D四档企业,将实施差别化用地、用能、排污、创新、金融、财政激励约束、低效主体提质增效等政策,“区别对待”企业,督促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五年“亩均论英雄”的探索,龙头企业是否一定是优等生?随着“亩均论英雄”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市已基本摸清了制造业企业的家底,企业的优劣也不再由规模等单一指标简单判定,而是根据一系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我市资源要素的日益紧张,根据“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已迫在眉睫。

不以规模定标准,而以“亩均论英雄”。在这2.0版新的指挥棒引导下,慈溪制造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站在风口:政府因势而谋

“亩产”或“亩均”源自农业术语,指的是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或种植效益。现在,把这个农业术语引入到经济评价中,作为评价GDP、工业增加值、税收、劳动生产率、污染等指标。

这是我省正在全面深化进行的一项经济改革,用“亩均效益”而非“唯GDP”对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的领域集中,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8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这项被称为“亩均论英雄”的改革,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各方的密切关注。另外,该意见明确规定,到2020年,全省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及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小微园区、特色小镇全部纳入“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今年3月初,宁波市出台《关于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宁波“亩均论英雄”改革再次深化。

我市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此次我市发布的《告知书》明确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意见,提出今年目标:我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将实现工业主体(地块)全覆盖。

借力“亩均论英雄”改革,我市进一步摸清制造业家底。“此《告知书》的发布,将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向纵深挺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告知书》,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以企业、自然人等为主的经营主体,以地块为主的宗地以及以小微企业园、工业区块、园区等为主的平台。

示范先行:企业应势而动

“亩均论英雄”,是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的有效措施,也是土地要素紧缺背景下的必要选择。胸怀“四千精神”的慈溪企业家,素来在创业创新中敢于先行。

前不久,我市公布了2020年慈溪市制造业“亩产英雄50强”、“3+3”产业亩均税收领跑者名单,公牛集团股份、福尔达智能科技、迦南智能电气、联华汽车部件、兴瑞电子科技股份名列亩产英雄前5强;同时,16家企业成为首次遴选“3+3”产业亩均税收领跑者。

2018年以来,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根据省、宁波市统一部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四大”原则,确定了“三大”目标,实施“三大”行动,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等重要指标,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了规上企业以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等主要指标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启动了3亩(含)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富有成效。

“亩均论英雄”如同一根引导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挥棒。近年来,从“总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慈溪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平台化服务、品牌增效等措施,稳步提高“亩均效益”。其中,“公牛电器”年产4.1亿只墙壁开关及配套配件的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亩均工业增加值可达811万元,亩均税收约98万元。新海集团开启5G+新制造新征程,5G+自动检测采用国际一流视觉检测设备,分别检测喷嘴孔深和孔径,用数据说话,保证100%的精准品质检测,每条线可省工人8人,到年底实现8条线全覆盖,年节约人工成本400多万元,成为我市首个入选该省级项目的企业。

在我市,不只是公牛、新海在新的指挥棒中寻求新契机。从“总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我市企业正通过智能化改造、平台化服务、品牌增效等措施,稳步提高“亩均效益”。其中,慈兴轴承对制造车间实施数字化改造,自动化联线生产,同等比较用工减少30%左右,产品附加值增加12倍。

目前,我市还正大力实施“低散乱”整治、块状传统产业整治提升、规上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改造等“三个全覆盖”行动,推动工业经济进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同时,依托“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对全市规上企业按行业进行亩均效益排序工作,差异化开展资源要素分配,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企业减量提质、迭代升级。

全面推开:各领域顺势而为

作为一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经过5年探索,今年我市亩均论英雄将全面推广。

《告知书》指出,评价得分后3%的规上企业,符合取得工业用地满5年实际用地20亩以上的规下企业,亩均税收1万元/亩以下的规下企业,经相关执法部门依法认定为“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拒不整改、整改无望或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以及属于评价对象却拒不配合的企业,或在评价中因弄虚作假享受政策的企业等,原则上将直接列入D档。

用能方面,对D档经营主体、宗地,其全部用电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1元,连续2年D档的提高0.3元,连续3年的提高0.5元;财政激励约束方面,C档经营主体、宗地减半享受财政奖补政策,不予纳入各类评先评优范围,D档经营主体、宗地不予享受奖补政策(国家、省、宁波市的普惠性、补偿性政策除外),不予纳入各类评先评优范围。

据悉,目前,各镇(街道、园区)已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用地情况调查核实工作。用地调查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关系到评价结果及差别化政策的应用,与D类企业差别化电价、用地准入、奖励补助等企业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用地调查完成后,根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程序,市亩均办将先后对企业用地情况、初评结果进行公示公告。

“亩均论英雄”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理论的重大改革实践,是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抓手,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为城市大脑、产业地图等提供依据。目前,我市算好“资源账”、“经济账”和“环境账”“三笔帐”,通过腾笼换鸟法、机器换人法、空间换地法、电商换市法、品牌增值法、兼并提效法、管理增效法、循环利用法、设计赋值法、新品迭代法等方式,督促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