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

发布日期:2021-05-25 13:04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以实现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目标,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深化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依托数字慈溪建设,紧扣“一屏观城事、一网管治理”的总体定位,以智能发现、自动处理、高效处置为导向,以人工智能、物联感知为抓手,形成“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机制。

据悉,该项目包含一个中心和四个平台,即勤务调度中心和综合执法监管平台、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违建数字化监管平台、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平台,计划于今年6月上线试运行,12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记者了解到,勤务调度中心的大屏将直观呈现执法监管、环卫作业、违法建筑、市政设施的实时基础数据信息,并可实现对需要的信息调取和勤务指挥。“通过对日常运行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可以全方位了解城市管理总体运行状况,对管理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实现智能预警,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决策和治理水平。”勤务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综合执法监管平台聚焦市容管理力量不足、市容问题反复多发等短板和难点问题,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市容秩序智能化管控和人员智能化管理两大方面着手,提升日常执法和管理效率。市容秩序智能化管控依托沿街商铺、流动摊贩、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基础数据库,共享公安视频监控,并自建部门视频监控,引入智能路面监管系统,实现人行道违停、越门经营等市容问题的智能发现、提前预警、主动处置、全程监管的处理闭环。人员智能化管理则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定点签到,巡逻打卡,上报各类巡查事件,对队员网格巡查、接警处置、执法办案、专项行动等各类工作成效进行数据化统计,实现对队员的智能管理和考核。

创新实施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整合环卫场站运营数据、环卫车辆GPS、生活垃圾投放点监控、芯片垃圾包、人员智能胸牌手环和天网视频等资源,打通垃圾投放、收运、中转、处置信息渠道,实现环卫作业智能化监管;通过垃圾分类环节实时视频监控,垃圾车辆运输状态分析研判,投放、收集点位信息上图等手段,实现对垃圾分类的智能化监管;通过“一店一码”“一小区一码”,实时获取每日餐厨、厨余垃圾产生量、处置量,实现对餐厨、厨余垃圾的智能监管;通过渣土车行驶轨迹预判、违规行驶核心路段预测、黑工地研判、公安道路卡点、车辆形状识别等大数据分析,实现车辆违规运输行为的自动预警。

搭建违建数字化监管平台,通过天上卫星遥感、地面专职巡查、空中无人机定点监测,构建“天、地、空”三位一体的违建防控体系。构建违建底数地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定点巡查,通过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实现违法建筑智能识别,对未按要求进行巡查的网格,进行智能提醒和预警,提升监管效率,实现“遏新增、明底数、去存量”的目标。

市政设施数字化管理平台以“路平、桥安、水畅”为目标,实现对市政设施和养护维修从问题发现、派遣、处置到养护任务资金评定的全流程闭环监管。依托人工智能、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拓展养护问题的采集发现手段。对养护任务进行自动通知和派遣,提升养护问题的处置效率。对养护任务处置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处置结果进行评测,为后续的养护单位考核和养护资金拨付提供过程性数据支撑。

“下步,我们将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做好中远期规划,软硬件同步升级,系统谋划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提升科技化、智能化装备配置,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