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67548D/2021-139920
市经信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综合政务/人大
2021-06-11
2021-06-11
面向社会
徐洲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产业链扶持力度的建议》(第220号建议)已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龙头企业配套产业链扶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提出了目前我市龙头企业的配套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在强化用地保障、强化金融支持、强化精准服务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并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进行了沟通,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强化用地保障
(一)强化用地空间规划引领。2020年我市出台《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慈溪市深化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慈政办发〔2020〕41号),文件中明确鼓励支持企业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楼宇等空间,结合老旧工业点、成片标准厂房、小微企业集聚片区的整体改造,建设小微企业园。由属地政府会同原土地使用权人编制再开发建设方案,方案会审通过后允许原土地使用权人实施建设小微园项目。地块的建设、验收、分割、销售及登记等依据小微企业园相关文件执行。
(二)强化全域治理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慈政办发〔2021〕31号)和《关于印发慈溪市2021年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制造业全域治理办〔2021〕2号),积极做好全域治理顶层设计谋划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入园集聚、绿色低碳、安全发展、集约高效”的方向,以全域空间综合治理为引领,全力打好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这场硬仗,我市明确到2025年五年实现的“四个目标”,一是工业布局显著优化,市级产业平台与镇级工业园区向“一园多区”整合,工业空间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发展质量效显著提升,“专精特新”单项冠军、规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数量均实现翻番,打造制造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城;三是绿色集约显著改善,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新增小微企业园15个,改造低效工业区块15个,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星级绿色工厂创建率过半;四是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整治淘汰提升“低散乱污”“两小”企业3000家,10个重点块状行业深度整治取得明显改善,树立一批治理示范企业,建成产业大脑,探索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慈溪经验”。
二、强化金融支持
(一)加强政策保障。2021年年初,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市人民银行共同起草制定慈溪市智能家电产业链普惠金融专项支持方案,3月上旬已召开普惠金融工作座谈会,对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下步,主要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智能家电产业链普惠金融专项行动。对我市部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收集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专项行动方案,细化落实工作职责,稳步推进各项任务举措,探索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智能家电供应链金融示范区。二是制定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奖励政策。探索制定引导核心企业、产业园区、产业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在现有的产业政策预算安排下,优化完善原有3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奖励政策,重点加大对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完善原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风险补助政策,将产业链融资担保服务纳入政策范围,引导政府性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全方位支持。积极向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宁波银保监局、宁波地方金融监管局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力争在供应链业务授信规模、审批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有突破,为我市智能家电产业链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探索新路径。
(二)加强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链金融创新,鼓励核心企业搭建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积极推广线上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积极鼓励核心企业搭建行业供应链平台。积极引导我市大型核心家电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十强家电企业中已有4家(公牛、卓力、先锋、方太)与金融机构合作制定了专项供应链金融方案。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设银行慈溪支行创新推出“供应链”系列产品,截至 2020年末上线核心企业2户,网络供应链贷款余额2.14亿元;招商银行慈溪支行2018年开始为方太集团提供“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总额度4亿元。三是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已促成6条产业链企业融资,共有233家用户已正式启用,累计实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167.33亿元。今年我市将以家电行业为重点,探索开展智能家电产业链专项行动,高质量建成智能家电供应链金融示范区。
三、强化精准服务
近年来,为切实帮助企业破难解困,营造企业致力创新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我市不断扩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企业内容,优化服务体系机制,健全服务平台支撑,强化问题调处能力,创新服务方法举措,搭建了全方位企业服务(诉求)平台,畅通了多元化对话沟通渠道,完善多角度沟通对话制度,健全了多层次调处办理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优化企服体系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全市性服务企业体制。贯彻落实省、宁波服务企业专项活动要求,我市近几年已相继开展“四服四促精准服务企业”、“政企同心、你我同行”、“三服务”“五个一百”等服务企业专项活动,进一步优化全市领导干部、百名局长以及千名中层干部点对点服务企业联系机制,营造横向部门协同、纵向市镇两级联动的百千企业大走访良好氛围。督促落实市级部门、镇(街道、园区)企服责任人做好日常联系服务记录、困难问题流转办结、工作信息互通等,注重以产业链为导向的纵向排摸、解答系列企业诉求问题。2020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万余家次,累计走访出动2.2万余人次,累计收集办结企业诉求问题1800余个;企业发展服务平台(8718慈溪平台)通过帮企大厅、电话巡访和实地走访等形式累计收集办结企业诉求问题6600余个。二是围绕“1+N”企服体系建设思路,搭建企业“家门口”的服务窗口。2019年,为优化解决传统企业服务模式存在的碎片化、不专业、长效机制不健全、中小微企业诉求难办等问题,市企服办立足服务模式与服务方法的创新思路,依托8718公共服务宁波总平台力量支撑以及学习借鉴优秀地区经验,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积极组建慈溪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暨8718公共服务慈溪平台(办公地址位于南二环东路1010-1014号)。平台以我市全部工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农业及商贸等企业全覆盖,整合政府和社会两大资源,从公益性公共服务和市场化专业服务两个层面,开展政策帮享、困难帮解、企情帮言、市场帮需的“四帮服务”。服务渠道有“线下企服前台、热线电话“63988718”、慈溪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8718公共服务慈溪平台)门户网站、“8718慈溪平台”微信公众号、以镇(街道)为单位的帮企大厅微信群”等。2020年,高效推进1个市级企业发展服务平台+N个镇(街道、园区)企业服务窗口平台建设;建立窗口平台日常服务企业工作运营、工作信息互通、企业诉求问题快速流转办结等机制,力争企业诉求问题“窗口平台接件、政府内部流转、窗口平台反馈”闭环交流机制,进一步增强政企互动、传递涉企政务信息、帮言企情诉求,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健全企情反应机制。围绕落实新障碍、经营新负担、成长新诉求、潜在新问题等“四新”企情,建立每日企情收集、每周《企情快报》(企服要情速递)、每月《企服简报》(企服工作分析)等信息收集反馈机制,2020年共发布48期周报、12期月报,通过钉钉群等载体将企业关注的热点诉求传达至相关职能部门,供决策参考。四是完善问题流转办理闭环机制。根据企情来源不同,聚焦问题,分类处理,结合政府和市场两大主体分需求流转,及时跟进解答服务进度,客观评价服务结果;按月建立跟踪服务问题清单,实行问题销号清单,落实一件销号一件,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二)细化企服活动载体,服务强力渗透中小微企业。一是抓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每年度实施慈溪市企业服务系列活动--讲政策、送服务双月活动、细则分主题专场巡讲活动,面向各镇(街道、园区)的工业企业,推进政策“培训、咨询、诊断”三位一体”精准宣讲服务,并邀请专家现场为企业提供财务税务、融资、法律咨询、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为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与推送精准性,便于企业“随时听、重复看”,建立钉钉政策培训群,根据企业申报政策专项的不同需求,分细则预报名,并精准实施线上政策直(录)播解读,2020年共开展政策宣讲及培训活动线上9场,线下30场。做好政策申报推送宣传,每周将活跃期的单元政策通过8718慈溪平台公众号和19个帮企大厅微信群以“下周申报”、单项政策申报文件等形式将最新政策解读、申报通知推送给企业,2020年累计推送近500次。线下,走访园区、企业,上门送政策讲政策,为企业政策诊断、帮享1940余家次。二是“融易贷”助力小微企业获得全方位金融支持。线上,引导企业通过“8718帮企贷”在线载体进行线上融资供需对接,并做好企业贷款办理全程跟踪服务;线下每月9号为全市企业融资线下服务日,2020年共组织9场线下融资对接会,促成百余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对接需求资金超2.1亿,对接融资成功金额930万元。三是搭建企业厂房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今年,通过问卷、手机等扁平快微调查形式共收集30余家厂房求购求租需求企业和20余家厂房出租出售企业信息,并不定期通过公众号、帮企大厅微信群等载体公开宣传,力促供需匹配,盘活现有厂房资源,截至目前已促成5家供需方对接中。
(三)深化企业重点诉求服务。一是推进企业码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服务直达企业端。全力加快领码全覆盖,按照省、市推广“企业码”工作统一部署,整合市级部门、镇街道、园区平台等工作力量,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培训宣传、赛马比拼“四位一体”抓进度提速度,至2020年7月20日,我市合计领码企业30549家;领码率达126.6%,居宁波各区(县、市)第一。全力推进“企业码”慈溪专区建设,2020年7月20日正式上线第一批应用(成为宁波应用最全面、模块最多县市区),随着推广应用的深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陆续上线第二批、第三批应用,并不断美化专区设计、不定期调整下架应用点击量较低的模块。至目前,我市专区开设有“政策码上享”、“亩均码上论”、“慈榜码上亮”、“厂房码上租”、“政务码上约”等6大特色模块,“外贸码上通”、“人才码上招”,贷款码、外贸服务、人才服务、企业学法等19个富有本地特色的涉企高频服务应用,力争使企业码成为企业获取政府服务的集成高效平台,以数字化企服体系改革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稳步推进工业企业用房权属证书补办工作,积极助推企业规范化发展。着眼规范、安全、服务企业角度,市企服办牵头制定并报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全市工业企业用房权属证书补办工作方案》;牵头召集市自规局、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商议优化补办流程、精简手续资料,出台工业企业用房权属证书补办服务指南。组建市镇两级补办工作骨干队伍,召开工作业务培训会,建立各镇(街道)补办进度月报制度;加强对外宣传并公开推出补办咨询市级服务热线及各镇街道联系电话,设立8718慈溪平台专窗咨询,做好企业诉求问题解答服务。联合职能部门赴属地企业现场踏勘,并做好补办流程详细指导。截至2021年3月底,已补办完成17家。三是抓好小细节促成大服务。疫情期间,积极对接上级资源,在8718慈溪平台开辟防疫物资“绿色购买通道”,全流程指导企业购买,全天候解答售前、售后问题,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我市共3500余家企业通过8718平台购买防疫物资,其中购买口罩数量近45万只,额温仪850余支。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龙头企业配套产业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为我市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6月11日